2024-2025学年(上)徐州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拍照时又要选好角度,构思好画面,不留遗憾。

②写游记同样如此,描写自然或人文景物要避免不加选择地全部写来,而是应当有所侧重。

③写游记跟旅游中照相有些相似。

④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

⑤拍摄自己眼中的美景,不会是随意的,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地标性的、最富有特色的或者最能打动你的景物来拍照,定格成永久的回忆。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④

D.③④⑤②①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3、下列关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必须暗含在主体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一般是文章的第一句。

B.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C.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题材。简要和迅速的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特点所在。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事件中的片段。

D.回忆性散文和传记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是有许多共同点,如讲究真实,记录典型事例,适当发挥想象,用一些传神的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退(guì)            发(bān)             亮(zèng)               惨绝人(huán)

B.峋(líng)          红(fēi)                 热(zhì)                 振聋发(kuì)

C.首(qiáo)          农(diàn)             然(qiǎo)               无消息(yǎo)

D.责(jié)            改(cuàn)             (fèn)                 危坐(jīng)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诗为五言古诗,题为“饮酒”,实为诗人借酒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环境偏僻才能使人悠闲自得,表达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之美:静态的温馨和动态的灵性。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2】学完本诗后,小靳有这样的疑问:“山气、飞鸟皆为‘望’中所得,诗人为何说‘悠然见南山’呢?”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诗阐述你的观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8)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9)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10)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某校一年一度“园艺节”又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亲近自然,增长智慧”,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观察昆虫做记录】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小张观察了一段时间蟋蟀的住宅,发现了它的住宅与《昆虫记》里描述的相近,于是摘取了《昆虫记》里以上的段落,借此来介绍蟋蟀的住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探究奥秘增智慧】

【2】小张同学阅读了昆虫记以后,将书中写到的“勤劳”昆虫作了梳理和归类,下列昆虫的表现不属于“勤劳”的一项是(     

A.蜣螂不停地从土面收集污物,搓卷成圆球,然后滚到它希望到达的地方。

B.舍腰蜂在筑巢时可以坚持不懈不辞劳苦地工作下去。

C.被管虫幼虫从出生后就开始为自己做衣服,即使面对美食-也不改变它的目标。

D.母松毛虫会把自己身上毛给她的孩子做一件温暖的外套。

【知行合一悟精神】

【3】小李同学看到周作人曾经评价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他若有所悟,结合所阅读的《昆虫记》,选取最熟悉的昆虫(也可以是上文中的蟋蟀),谈谈对这个评价的认识。(50字以内)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快乐是今天最重要的事

包利民

①路遇一个朋友,她隔着风雪对我笑,说:“满街转悠想遇着个熟人,我那些花儿开了,快跟我去看看!”不由分说,便带我来到她家里,果然,那些杂七杂八我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花,许多已经开了。她很是得意,说:“你们当初不是说不会开花吗?而且就属你说得最欢!”

②当初她弄了好多盆回来,我们都没看好,以她大大咧咧的性格,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是胜利,那些花不死就算幸运。可是真没想到,那些花还真被她给鼓捣开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那些花儿在她这里变得坚强了。她狠狠白了我一眼,然后马上又兴奋地给我介绍那些花儿,头头是道,带着几分自得。我忍不住打击她:“是不是这些花儿都很顽强,不用怎么照料就能开花?”

③临出门时,冷空气袭来,头脑一下子清醒起来,便问:“我刚才是想去干啥了?让你一打断都给忘了!”她冷笑,不理会我的一惊一乍。我站门前想了半天,也记不起到底要去做什么。索性不再去想,心一静下来,便觉身畔似有淡香围绕,可能是刚才在屋里粘染的花香。走在街上,其实心里还是挺温暖挺感动的,倒不是因为那些花儿,而是觉得能忘了今天要烦恼的事,便是一种怡然。于是努力去想那些花儿,去感受那份极浅淡的香,不去想今天要做什么。

④既然想不起今天做什么,便好好地散散步吧,虽然很冷,可是难得有这份心情。花香早已消散,可心情还在。河边是一大片雪原,厚厚的一层,几日未雪,上面也有着不少足迹,蜿蜒着伸向不同的方向。便踩着没有被走过的雪,向岸边走,走几步就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窝,仿佛里面盛装着一些我遗忘已久的东西。

⑤看见岸边有一缕红色在随风轻摇,走近,是一个雪人颈上缠着的红丝带。看那雪人身旁的足迹,当是两个小孩子曾经来这里堆积自己的欢乐。看着可爱的雪人,竟是想起儿时,于是我用手指在旁边干净的雪地上写下几个字,凉意顺着指尖的游走,进入我的心里,身心便越发地通透这个时候,刚才那个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在哪里,我说在河边看雪人,她便欢呼着要来看。我说你自己来吧,雪人脖子上系了条红丝带,很好找的。

⑥于是倒退着往回走,努力使自己的足迹排列得整齐。我看着雪人旁的雪地上,“雪人快乐我也快乐”八个字渐渐不可辨,看着雪人慢慢融入到洁白的背景中,只有一缕红色欢快地和北风嬉戏。转过身,城市巨大的身影扑面而来。

⑦心里更是平和宁静,城市的喧嚣仿佛游离于尘世之外。便真的闻到了一股香气,带着微微的甜,生动地穿过半条街的冷郁,扑落在我的脸上。我加快步伐,终于看到那个卖烤地瓜的女子,她穿得厚厚的,面对着那个大铁桶改装的烤炉。便忽然觉得,她在那里,这半街的香气,就是给我们意外的馈赠。虽然她不知道,我们平时也不觉得,可是在这个心静的时刻,却给了我一份不期然的感动和美。

⑧走过这条街,那个丫头又打电话过来,声音就像中了大奖一般:“我看到雪人了!也看到你写的字了!雪人快乐,我也快乐,我又加了五个字,我们都快乐!”

⑨我想象着她右袖空空、用左手在雪上写字的情景,忽又想到她那些开放的花儿,心里复又暖暖。

⑩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依然没有想起今天要做什么。

1一天之中,哪些事情使“我”感动?(请至少概括三件)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走几步就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窝,仿佛里面盛装着一些我遗忘已久的东西。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凉意顺着指尖的游走,进入我的心里,身心便越发地通透。(品味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过身,城市巨大的身影扑面而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从朋友带“我”去看她的花儿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联系文章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的朋友”身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凝视天空,捕捉自然的深邃高远;凝视父亲的背影,读懂亲情的挚真厚重;凝视一本书,感悟经典的奥秘真义……凝视,让我们学会深度思考;凝视,让我们学会发掘美好;凝视,让我们对世界赋予爱与尊重……一次凝视,往往是一次灵魂的漫步,情感的咀嚼,思想的升华。

请以“凝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作;(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