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朝时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汉朝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农业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特征
C.农业生产自给自足
D.商品经济发达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法国大革命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
3、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
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废行省,设三司
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4、宋代金盈之在描绘汴京城景象时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一描绘反映出当时汴京( )
A.休闲娱乐成为时尚主流
B.商业贸易比较繁荣
C.政府已经放弃市场监管
D.各地交通拥堵严重
5、1933年,在德国、苏联和美国可以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A.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B.德国正在组建三国同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C.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粉碎武装干涉,美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
D.德国希特勒上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6、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B.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C.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D.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代二十年间,经济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8、火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远古人类生活的进步。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9、介绍了欧洲通往亚洲大陆的陆路交通路线,介绍了中国、中亚、西亚及南亚地区的地理状 况和繁荣富庶景象,介绍了东方高度发展的文明和文化,使欧洲人大开了眼界,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被当时人称之为“世界一大奇书”的是( )
A.《神曲》 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 D.《马可·波罗行纪》
10、中世纪法国巴黎大学有权利制定自己的规章、规则、课程设置和标准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特权。材料说明巴黎大学( )
A.得到封建领主支持
B.受到教权的压迫
C.完全摆脱国王控制
D.拥有较大自治权
11、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
A. 万里长城
B. 金字塔
C.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 种姓制度
12、下列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二战后哪个国家的历史演变
A.日本
B.德国
C.俄国
D.美国
13、寒假,小明和爸爸妈妈想去世界各地旅游。埃及最吸引他们一家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A.
B.
C.
D.
14、古代绸之路跨越了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15、“这是一套独特的封赐土地的仪式,受赐者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即臣服礼。”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城市自治制度
16、武汉有许多有关大禹的传说和遗存,汉阳有禹功矶、禹稷行宫。为了纪念大禹,武汉在汉阳江滩修建了大禹神话园,下列关于禹的说法符合传说和历史的是
A.第一位通过世袭制上台的君主
B.被公认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C.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D.采用修筑堤防方法治水的英雄
17、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数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B.罗马法有完整的体系
C.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罗马法只适用于古罗马社会
18、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不但显示了科学的伟大力量,而且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A. 万有引力定律 B. 运动三大定律 C. 杠杆原理 D. 浮力定律
19、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中马克思的墓碑上雕刻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名言出自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奴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0、据《汉书》记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据此可知()
A.汉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与大宛联合夹击匈奴
D.西域物种传入中原地区
21、古代世界文化成就,请依据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类别 | 重要成就 |
文字 | 古埃及①,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 |
文学 | 古希腊②,阿拉伯《天方夜谭》 |
哲学 |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③。 |
法学 | ④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医学 | 阿拉伯⑤和《医典》。 |
数学 | 阿拉伯人改造了⑥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
建筑 | 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雅典⑦,古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 |
历法 | 古埃及太阳历,罗马⑧ |
(1)表格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2)表格中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④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3)表格中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⑥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4)表格中⑦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⑧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2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_,他的《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3、下面几幅图中,属于佛教和基督教的分别是 和 (填图下的字母)
24、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________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________国家。
25、[思维导思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______B.______C.______
26、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_________(国家),创始人是_________(人名)。
27、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______。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改革是______。
(3)凯撒命人编制的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基础的历法是______。
(4)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______。
28、在19世纪60年代,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始;而_______________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9、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是《______》;英国著名戏剧《哈姆雷特》的作者是______。
30、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________和圣马丁。
31、古代亚非地区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请回答:
(1)指出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发祥的大河流域。
(2)各列举一个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3)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是在什么时候?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4)古代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诞生了什么宗教反对该制度?创立者是谁?宣扬什么?
(5)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于英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的革命。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材料二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变成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因此,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摘引自王嘉良等编著《新编文史地辞典》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工业革命是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生产与科技的革命_____
(2)英国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载客试车,铁路时代开始_____
(3)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_____
(4)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西班牙,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_____
(5)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_____
33、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有何影响?
34、不同的视角,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历史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激情的批判多于批判的理性,等等。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在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观点,运用书本知识加以说明。
(2)指出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他角度对该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3)请以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思想成就为例,为验证材料三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