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观察下图可知,以下选项中,对三角贸易航程描述正确的是(       

A.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非洲——美洲——欧洲——非洲

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2、有关西欧城市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剩余增加,商品贸易发展

B.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C.基本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富裕的市民阶层逐渐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D.通过争取自治的斗争,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等封建势力的控制

3、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D.“带着血泪的进步”

4、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杰出人物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等于一身,但他走进人们的视野却是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开始。他就是

A.但丁

B.达·芬奇

C.拉斐尔

D.莎士比亚

5、有人说,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7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下中国参与的行动能体现为建立和维护“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有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慕尼黑会议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7、有学者称:“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神学这一学科只是少数人所学的科目,是大学里一些最有才华的学生所期望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教会对大学的主导作用

B.进行宗教改革的迫切性

C.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

D.进行思想解放的迫切性

8、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 D.奴隶制

9、“毛泽东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苦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中心城市暴动 D.工农武装割据

10、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影响深远,颇具特色。这两次民族民主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体现了非暴力、不合作的特点

B.都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C.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完整

D.都取得了国际联盟的支持

11、“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中央集权制

D.封君封臣制

12、20136月,成功发射,再次证明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史上,

我国在航天领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是(

A19641016,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13、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下列人物中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的是      

A.荷马

B.索福克勒斯

C.阿基米德

D.亚里士多德

14、如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战乱不休

B.海外贸易

C.经济重心南移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

15、"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主义

16、初三(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归纳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时总结了四条,你认为正确的有哪几条

①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颁布了保护革命成果的重要文件

③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意义最深远的是

A.促进美国经济复苏

B.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促进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18、“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首诗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首诗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浪漫主义

B.理性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实主义

19、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力量。下列说法中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基督教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B.《圣经》是西方世界流传广泛的书籍

C.麦加大清真寺是基督教传播的产物

D.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0、下列表格中变化出现的原因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中心的变化

D.重文轻武政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有“汽车之父”称誉的工程师是德国人_______________,著有《电磁学理论》的英国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22、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

(1)罗马共和国设立的________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2)1649年,因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而引发革命,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___。

(3)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____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

23、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名人,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历史1他被战友誉为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他是_______。

2他发明了火车,带来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他是____________。

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他是__________。

4他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他是____________。

 

2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从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5、改革与革命,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国名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26、_______(文献)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响应这一号召,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

27、约从________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8、1919年6月,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______,对德国的领土、军事、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_____,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29、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0、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__________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期,英国的发明家________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地理大发现”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读图激趣,历史回顾]

(1)__________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___________到达今天的美洲地区,误以为到达了印度。(填写字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

(3)发现非洲“好望角”的是哪位航海家?

32、说出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及特点并概述十月革命的意义。

3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我们回顾党史,砥砺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道路]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两大政治运动分别指什么?这两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革命道路]

材料二   “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

(2)材料二指的是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3)材料三中“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有谁?(1分,举一人即可)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四指出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五   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5)材料五指的是哪次会议?并简述这次会议的意义?

[建设之路]

材料六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6)材料六中“站起来”指的是哪一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富起来”源于那一次会议?

材料七   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2018《时代》周报网站刊登《更高,更远,更快,中国》

(7)据材料七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经济特区”中的两个城市。

材料八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8)材料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道路的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重要内容?

(9)从上述材料的党史学习中你收获的最大感悟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