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内江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B.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现场嘉宾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2、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xiè 红(fēi yíng   锐不可挡

B.首(qiáo   语(   形(   屏息敛声

C.刻(juàn   pōu     眼花瞭乱

D.岖(   糙(chāo 热(zào 为富不仁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代表作《背影》等属于叙事性散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荷塘月色》等属于抒情散文,借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写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情感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下面是小郡同学在整理八下语文基础知识时所做的笔记,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要注意某些字词的声调,如:“眼”应读成“眼(kuàng)”,“连”应读成“连(qiáo)”。

B.某些常见字其实有多个读音,如:“归(xǐng)”的“省”字,“(jūn)裂”的“龟”字。

C.词语书写要规范:如“枯燥”不能写成“枯躁”,“追溯”不能写成“追朔”。

D.成语中要注意同音字的甄别:如“人情世故”应写成“人情事故”,“消声匿迹”应写成“销声匿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鉴赏。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这时,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

(1)本诗的体裁是 _______,这首诗押韵 _______,请写出与本诗体裁相同的一个题目 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诗人运用残月、滴漏两个物象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布景,暗写了诗人内心的烦乱。

B.诗人借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相等衰残的景象描绘了一部驿站冬夜难眠图。

C.颈联直打抒胸障,从“慷慨”“凄凉”两词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由激昂高涨转为悲伤凄凉。

D.尾联中的“行人”实际上是诗人自指,诗人天明重登征途,环顾四野,无可供娱心悦目之物,聒噪的蝉鸣声更增添了诗人的烦乱。

(3)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本诗以“乱”为诗眼,请你根据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因何而“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坐观垂钓者,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周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⑤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⑩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某班内开展《昆虫记》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活动。

(1)【了解全书】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

B.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

C.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D.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2)【认识昆虫】下面是一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与诗句对应的昆虫的名字。

昆 虫

诗 句

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______________

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圣甲虫

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吞咽下的美餐。

______________

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备选项:蝉        蚂蚁        蟋蟀        螳螂        萤火虫

(3)【推荐阅读】有几名同学称自己不喜欢《昆虫记》这类非文学作品,为激发他们阅读《昆虫记》的兴趣,请为《昆虫记》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动物的骗术

①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②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一次,一只狐狸被猎人击中,它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不动,猎人以为狐狸已死,就暂放原处,转到他处行猎。待到归来收拾猎物时,狐狸早已溜之大吉,猎人上了狐狸的当。

③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戎虾的蟹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缘故。水螅的分身术更高出一筹,它被切成数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样,长处新的完整的个体来。

④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极圈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炎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便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⑤见过竹节蝗、枯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州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省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上中缓缓飘落,使对手极难辨别。

⑥有的动物甚至会“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掉美味。

⑦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决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1阅读短文,可看出动物玩弄骗术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摘录原文语句回答,加粗的“这点”是指________

4加粗词“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为你分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