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建国纲领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2、“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抗击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军队 B.法国军队 C.西班牙军队 D.英国军队

3、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A. 宫廷政变   B. 处死国王   C. 王朝复辟   D. 议会斗争

 

4、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由于第一次偷袭引发的战争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苏联卫国战争

D. 太平洋战争

5、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了英国的人文色彩。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蒙娜丽莎》 C.《安娜・卡列尼娜》 D.《哈姆雷特》

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道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滑。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178312月,华盛顿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我已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被选举为美国首位总统 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颁布《独立宣言》 D.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B.《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文件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9、它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这是印度次大陆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印度是“大英帝国的枢纽”,该事件对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印度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

10、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 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1、《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2、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的时间是

A.1世纪 B.5世纪

C.6世纪 D.7世纪

1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

A. 英国   B. 美国   C. 联邦德国   D. 日本

14、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新政的目的就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B.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新政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新政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削弱

 

15、历史图片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下图反映的是(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周分封制多

C.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D.日本封建等级制

16、“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事件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苏联解体

17、下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示意图,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这两种文明的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公元前3600年出现了国家

C.打败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D.产生了影响世界的两大宗教

18、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波士顿倾茶事件   ②莱克星顿枪声  ③制定1787年合众国宪法  

④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⑤签署《独立宣言》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⑤①④③

19、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B.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C.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D.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20、1921~1925年,福特汽车的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的花费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每家都拥有一辆汽车。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技术改进 B.内燃机的应用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汽车生产过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文学三杰”:但丁与彼特拉克、__________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___________起义,史称“辛亥革命”;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发动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3、《权利法案》(1689年)

目的

为了限制________的权利

颁布机构

________

内容

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________,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________;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影响

英国确立了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____________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24、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 ______ 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______ 改革。

(3)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 ______

25、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_______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人________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6、填空题

(1)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基督教创立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治与封建主斗争的典型是____________

(5)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典是____________

27、古巴比伦文明的诞生地——两河流域,又称“_________”。

2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_____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9、法律能维护社会统治,也能捍卫革命成果。根据提示列举下列法律文件的名称。

(1)对英国国王权力进行严格限制的法律文件是《______________》。

(2)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件是《____________》。

(3)颁布于1804年,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的法律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既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又是《国际歌》的词作者。德国人_________既是内燃机的发明者,又被称为“汽车之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某班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两次科技革命对比”的主题探究活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梳理知识】

(1)瓦特、爱迪生分别为科技革命做出了什么贡献?

(2)两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各举一例)

(3)两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思考感悟】

(4)请你谈谈两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在何时建立起来的?这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提出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

(4)在十九大上,哪一理论成果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这次会议上断定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3、(题文)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在科技、建筑(各1个);文学、雕塑方面(各2个)的主要文明成果。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三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摘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所示图片是哪个文明古国制定的哪部法典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的《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它具有何地位?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5)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