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迪亚士认为其远洋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材料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B.传播资本主义思想
C.给当地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宣扬基督教的文明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 “兼爱”“非攻”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仁政”
D.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3、战国时期,除了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魏国、楚国等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改革。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使得( )
A.混战加剧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B.周王室的统治得以延续下去
C.都江堰工程的修建成为可能
D.整个社会进步的步伐加速了
4、他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他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托尔斯泰
D.贝多芬
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稳,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其最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6、像研究中国的“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如今,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已竖起了 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旗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他的是( )
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7、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能体现这场运动思潮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人间喜剧》
D.《复活》
8、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此举的目的是:
A. 保障企业基本利润
B. 促使企业采取高新科技
C.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D. 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9、“1857年5月10日黄昏,当英军在教堂里祈祷时,米鲁特第三骑兵连的‘土兵’,在市民和郊区武装农民的配合下,发动了起义。起义者打开了牢房,释放了被捕者,封锁了交通要道……经过一夜行军战斗,起义者很快占领了古都德里城。”材料记录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独立战争
D.印度民族大起义
10、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时间 | 事件 |
1953年 |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埠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
1953年 |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
1955年 |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
1955年 | 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诞生 |
1956年 |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
1956年 |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
1956年 |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11、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 )
A.民主制与法制
B.总统制与国会制
C.共和制与法制
D.三权分立与联邦制
12、某班要创办科技兴国主题展报。下列内容可以加入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B.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1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C.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 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5、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代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生活的主 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
A.《苏格拉底之死》
B.《掷铁饼者》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16、它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素有“墨西哥湾的钥匙”之称,它还是美洲地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是
A.古巴
B.墨西哥
C.海地
D.巴拿马
17、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18、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成立
B.华沙组织成立
C.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出台
1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20、如果下图中的抛物线代表着西汉王朝的兴衰,“①”处应该是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1、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往往产生重要影响。
(1)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________这一政治形式,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德谟克利特提出的________科学地解释了物质的内部结构原理。
(3)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________,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思想著作________,号召工人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22、1825年,由________ 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3、____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____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宜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25、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是一场提倡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____________革命。
26、中国同盟会成立于______(地点)。
2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C.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宣告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______;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
(3)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____________
30、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彼特拉克、薄伽丘。
31、【美国崛起】
在人类历史上,美国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美国从独立到现在仅仅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可是它却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领导北美人民走向独立的人是谁?
(2)南北战争之后到一战前的美国,开始了经济的全方位起飞。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美国这一阶段经济起飞的原因,两点即可。
(3)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遭到沉重打击。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的?他的举措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如今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已经走上了一条国富民强的道路。
【民族伤痛】
(1)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不懈探索】
(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英勇抗争】
(5)请写出抗日战争中,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战役的领导人是谁?
(6)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创新发展】
(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8)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座城市?
【辉煌成就】
(9)1964年哪一科技成就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10)1997年7月1日,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城市对其行使主权。
【感悟历史】
(11)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伟大巨变有何感想?
33、当今世界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34、近代社会,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革命层出不穷。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1)材料一中“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次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
(3)材料三“两大动力技术”指什么?写出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其发明者各一个。
材料四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