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B.
C.
D.
2、为改变河南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生产自救,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 )
A.焦裕禄
B.袁隆平
C.邱少云
D.邓稼先
3、毛泽东生前写下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的期间的是 (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4、1908年,如果一位读书人去从事下列活动,他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B.成为科举考试的状元
C.从《申报》上了解一些社会新闻 D.看电影《定军山》
5、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D.宋庆龄
6、民国元年指的是
A.1905年
B.1912年
C.1911年
D.1915年
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8、《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武力强大
C.中国与世界各国积极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的腐败无能
9、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
A.鼓励私人发展农、工、商业
B.裁撤冗官冗员
C.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10、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
11、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国民党将领,率部接受和平改编,使人民免受了战争苦难,也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城市。他是
A. 李宗仁
B. 张灵甫
C. 傅作义
D. 张学良
12、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一片宣言中说道:“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是自救。”由此,毛泽东作出的决定是
A.举行开国大典
B.实行土地改革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一五计划”
13、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多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国近代史上确有一位出身状元,又毅然弃官从商的著名实业家。他是( )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张骞
14、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总数超过了
A.20万人
B.60万人
C.3万人
D.30万人
15、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侵略者、一两万个外国,侵略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个“站起来”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00多年来”应自1840年开始
C.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D.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6、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星星之火 ④开天辟地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17、晚清时期,各大中城市出现了西式的“番菜馆”“面包房”和“咖啡店”,不少中国餐馆也开始经营西餐。天津《大公报》也说,“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这些现象说明这一时期
A.物质生活丰富奢侈 B.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西洋化
C.中国人崇尚外洋衣食 D.东西方物质文化交相混杂
18、深圳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40年来,深圳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深圳成为“窗口”的起点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20、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逐步推进的,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90年
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22、填充表格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
23、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
(2)她领导的课题组成功提取了青蒿素,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______。
25、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是—— 。
26、结果:________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__________,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__________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7、(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宣布实行变法;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______。
(4)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间_________。
(5)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_____占据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壤战争牺牲将领_________。
28、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__________;
(2)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
(4)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战争是: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是:__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会议。
(1)会议召开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1、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了哪个地区给英国?
(2)19世纪60年的一场大火让宏伟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造成这次浩劫的侵略者是哪两个国家?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创办了什么学校?
(5)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探究三 历史感悟: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32、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
3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动有哪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何重要意义?作为青少年应该传承革命英雄的哪些精神?
34、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加进来!
(制度确立)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
(探索失误)
(2)在图四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3)图五中的“文化大革命”是“否”是“好”?这场运动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损失?
(活动总结)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