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戊戌变法”因发生在“戊戌”年而得名。“戊戌”体现的是旧历干支纪年法,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这一年是   (   )

A. 1894   B. 1901   C. 1899   D. 1898

 

2、“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该纪念馆是

A. 红军长征纪念馆   B. 南昌起义纪念馆   C. 北伐战争纪念馆   D. 渡江战役纪念馆

3、《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鸦片战争

4、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指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5、孙中山日后反思,认为“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孙中山发出这样感慨的原因是(     

A.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B.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窃取革命果实

C.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6、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B.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C.美国和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南京临时政府的矛盾

7、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 赔款4.5亿两白银   B.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不允许中国人在东交民巷居住

 

8、对如下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达最准确的是(     

A.民族团结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依法治国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形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C

中共八大召开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A

B.B

C.C

D.D

10、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1、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三种方法分配之: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分配给农民共同耕种;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1929年中共中央第二十八号中央通告

土地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而不是没收一切土地。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调整

B.重视发挥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

C.以实现土地公有制为主要目标

D.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12、下列哪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沙俄

D. 法国

 

13、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第一枪”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日本制定这些条款的共同目的是

A.获得战争赔款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控制中国海关

15、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 华兴会

B. 光复会

C. 兴中会

D. 强学会

16、据统计,195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637元,到1961年下降为537元,实际平均工资为399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

B.工业建设减缓

C.国际局势紧张

D.经济政策失误

17、张之洞在奏折中指出,如果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要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这里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在北京设立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时务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19、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A.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0、1853年3月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的领袖是( )

A.洪秀全 B.洪仁轩 C.孙中山 D.严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时间、性质: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____》。

22、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23、文学成就:20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______》《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______》、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24、孙中山创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25、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____

26、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27、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短短几年内,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了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这里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8、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

(2)上图中的B   。1927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1935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被中朝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30、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2、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阶级)

(1)写出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一例。这种盲目排外的色彩引发了哪一侵略战争?

(地主阶级)

(2)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哪一运动?写出这场运动期间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名称。

(资产阶级)

(3)写出20世纪初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一例。

(无产阶级)

(4)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哪一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成长之路)

(5)以史为鉴,谈谈革命怎样才能胜利?

33、一直以来世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众说不一。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又有什么遗憾?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说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D事件中高举的是哪两面大旗,列举此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一例。

4)回顾这段历史,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