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01年12月,在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加入了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习主席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A.背景

B.时间

C.进程

D.作用

3、在西方列强用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进步思想家,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属于魏源思想主张的是

A.实业救国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民族、民权、民生

4、下图所示为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图。其反映的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B.巩固了当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C.压制了外国资本的优势

D.促进了新兴阶级的发展壮大

5、《人民日报》在纪念一位近代名人时提到了几个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主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该名人是(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6、小明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图片,你知道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吗?(       )

A.发动反蒋起义

B.北伐推翻清政府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7、《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代,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说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8、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A.进出口货物与日本协定关税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允许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     

A.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乒乓外交、一边倒

C.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亲诚惠容、合作共赢

10、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12、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卢沟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泸定桥

13、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4、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新文化运动期间,“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15、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是

A. 姚子青

B. 李宗仁

C. 左权

D. 张自忠

16、“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更大的贡献在领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此观点重在强调邓小平( )

A.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D. 文革后期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17、《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宣传了同样的主题,此主题的核心是(       

A.歌颂祖国山河

B.追求革命理想

C.反对黑暗统治

D.宣传抗日救亡

1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20、“(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到1956年底,(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2、前27年,___________建立罗马帝国。481年____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

23、前不久,中国海军舰队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 __________

 

26、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国家主席___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7、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29、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请问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或“她”是谁?

(1)他是唐朝著名诗人,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被称为“诗仙”。___________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其一生的写照。___________

(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___

(4)他领导人们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___________

(5)他曾经统一蒙古,被毛泽东赞誉为“一代天骄”。___________

30、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2、歌声中的历史:唱响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

(2)你了解的“中华好儿女”有哪个?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3)“中国好儿女”赢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这一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

(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1978年以来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年份

贫困人口规模(亿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7.7039

171

2017年

0.3046

25947

2020年

0.0551

32189

材料三:中国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把“多了两件”东西推翻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表格中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从材料三的时间轴中任选一个事件,仿照示例写一段话。(不可与示例重复)

[示例]选择③洗雪前耻

事件: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理由: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