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采用合作化运动

C.开展公私合营

D.组织生产合作

2、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第一次在中国树起“民主”与“科学”的两面大旗。他是(     

A.

B.

C.

D.

3、某学习小组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列了一份大事年表,其中,造成太平天国运动衰落的转折性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沦陷

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①直系

②皖系

③奉系

④滇系

⑤桂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20世纪50年代提出

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③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④仅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共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年代

1927年4月

1927年4月后

中共党员人数

5.7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共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共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7、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这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这些知识分子最有可能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北大学生

8、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9、《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下列关于这一文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被封为干王

B.未能付诸实施

C.提出向西方学习

D.提出有田同耕

10、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1、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武昌起义

B.百日维新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2、1939年7月,7000多箱故宫文物南迁运抵峨眉。1943年峨眉县一家鸦片馆起火危机文物,士兵与当地人一起阻断火源,保全了文物。由此可知,国宝的保全得益于(       

A.政府的计划周详

B.武汉大学的西迁

C.故宫专家的随行

D.军民的团结合作

13、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4、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鸦片战争》②《辛亥革命》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5、在上甘岭战役之前长津湖战役中,一排排战士在零下40度的阵地被冻死,依然保持整齐的战斗队形和姿态,这个壮烈场面诠释了伟大的(     

A.抗美援朝精神

B.铁人精神

C.雷锋精神

D.抗疫精神

16、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

17、林则徐上书光绪帝,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不禁烟的危害体现在

A.政治和科技领域 B.政治和军事领域

C.经济和文化领域 D.军事和经济领域

18、有一首歌唱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挺进大别山 C.抗美援朝 D.红军长征

19、“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了清代收复新疆的名将(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0、“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①黄继光                    ②杨靖宇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____________,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22、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1956年,在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建成投产

(2)1980年,我国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

(4)1978年,在安徽   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拉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3、1947年,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____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24、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5、【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9月17日我国首先完成了________,这项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6、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27、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经过:毛泽东以惊人的胆魄亲赴_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_____、上海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次年,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割地赔款而告终。时朝野震惊,纷纷要求变法图强。3年后,岁在戊戌,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史称“百日维新”。维新历时不过103天,却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进程。

1)材料中的与北洋水师同时建立的还有哪两支海军?

2)材料中清廷割地赔款指的是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3)哪一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33、为了向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献礼,学校组织8年级学生制作“建国70年共产党探索历程”展板,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内容。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巩固人民政权而做的重大事件两例。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什么?

(3)从1956年到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请你说出这期间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最严重的挫折是什么?这期间全国各条战线上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你说出被誉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5)请你为展板的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1)材料一中反映了清政府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