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国运动中,最早宣告独立的省份是
A.广西 B.云南 C.江西 D.广东
2、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来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11月7日,中日两国政府就钓鱼岛等诸多问题达成四点共识。到此,中日两国从2010年9月7日舰船相撞开始的新一轮围绕钓鱼岛的争执可能画上了句号。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你知道“钓鱼岛”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4、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下列有关对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7、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典礼,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当时历史真实的写照。( )
A.毛泽东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B.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C.随后盛大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阅兵式历时3小时结束
D.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12点
8、1865—1895年间,洋务派创办了26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
A.“实业救国”
B.立志“求富”
C.实现“自强”
D.“扶清灭洋”
9、在一张旧报纸上报道的一则新闻中,描述一次战事时说:“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张报纸报道的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贺胜桥战役
10、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的取得战略决战胜利的战役是
A.挺进中原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1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罗马
13、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4、“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1915年底,面对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和安图复辟帝制的行为,孙中山组织发起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武昌起义
16、“从五口至内地,当时的中国逐渐接受并习惯购买价廉物美的洋布,进而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纺织手工业,摧毁了传统的中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形态。”这说明鸦片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开始摧毁中国的封建经济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17、下列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特征的是
①英特尔公司 ②美孚石油公司 ③微软公司 ④联想集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19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2600万元。从1828-1836年,却从中国流出了3800万元。使中国国际收支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外茶叶贸易 B. 英国对中国走私鸦片 C. 清政府闭关锁国 D. 自然经济遭到完全破坏
19、如图所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学毕业证书,该证书颁发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这一年应是
A.公元1933年
B.公元1934年
C.公元1935年
D.公元1936年
20、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由北向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次军事行动的指挥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谭震林、贺龙 C.林彪、罗荣桓 D.陈毅、粟裕
21、___________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成立。1935年1月,___________召开,是中共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_____)、上海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我国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
25、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2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7、“他”实现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使神七载人飞船升入太空______。
28、下列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根据会议内容或影响填写会议名称
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是________
②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__
③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________
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是________
⑤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________
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________
29、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以_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30、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1、202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指哪次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是指哪次战役?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事件?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为捍卫新中国安全,援助邻邦,我国与美国侵略军进行了哪场战争?为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又做了哪件大事?
(2)到1956年底,哪件大事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之后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有失误,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项工业建设成就、一位英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对外开放,首先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请举出一个。
(4)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览全局,励精图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习近平提出并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奋斗目标。在中共 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以及你自身的生活、学习感受,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3、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又兴起了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在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什么文件作为变法的依据?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34、抗美援朝,难忘的岁月。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奏出时代的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60多年前,当炮兵第1师某连指导员麻扶摇高唱着他写的那首后来与抗美援朝一同永载史册的《志愿军战歌》,与25万名战友一道,奔赴硝烟正浓的战场时,他们坚信这一战,不但将捍卫年轻共和国的安全与尊严,而且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一次有力诠释。
(1)麻扶摇所在的这支队伍被称为什么?
我们不愿意选择战争,但我们从来就不惧怕战争——当侵略者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的时候,5万万人民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2)“5万万人民”发出的“同样的声音”是什么?
【鲜血铸就的尊严】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百万将士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从鸭绿江到“三八线”的群山中,从汉江到清川江两岸的土地上,处处浸透着中华儿女的忠诚与热血。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哪些英雄儿女?请写出两位。
【鲜血凝成的丰碑】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4)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跨越国界的友情】
2015年3月21日上午10时许,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上,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这里举行,昨日迎接回国的68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魂归故里、英灵安息。18名礼兵托举着覆盖国旗的烈士遗骸棺椁缓缓走到纪念碑前。6名持枪礼兵守护在棺椁四周,现场庄严肃穆。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伟高亢旋律的响起,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近400人齐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志愿军烈士默哀。
(5)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了怎样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