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洪泽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
A.重庆
B.武汉
C.延安
D.南京
2、“日本在合约中获得了 华设厂的权利,各国因享有最惠国待遇,它们也拥有了这项权利……….这里说的是“合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凡尔赛条约》
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会师的地点是
A.延安
B.吴起镇
C.井冈山
D.长沙
4、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海南时,来到了热带雨林深处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从发展特色产业,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村民代表亲切交谈。这反映出国家( )
A.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
B.深入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
C.在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推动民主改革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说“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是( )
A.李鸿章
B.张謇
C.张之洞
D.曾国藩
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南昌起义
7、《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情感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8、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义和团被认为是爱国者的依据是 ( )
A.痛打洋枪队
B.击败英法联军
C.打击八国联军
D.打击日军侵占台湾
9、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双十协定”的签署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0、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的城市是 ( )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广州
11、根据以下信息判断,1948年9月由林彪、罗荣桓指挥,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年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年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 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三大改造阻碍农业发展 D.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13、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对应正确的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四项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李大钊热情歌颂过一种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进一步指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歌颂的革命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
15、中国教育部新闻办证实,已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日本发动对中国长达十四年的侵略,是被国际社会所认定、被历史所铭记在册的“铁案”。日本正式开启武力侵华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6、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图,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在(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长沙
1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英雄有( )
A.杨靖宇
B.张自忠
C.左权
D.邱少云
1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对抗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事件是(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联合国的建立
D.开罗会议的召开
20、以下科技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C.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D.籼型杂交水稻
21、1966年,中国组建的_____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新格局。
22、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3、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4、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_____被迫进行长征。
25、“小小吉尼斯”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6、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奁采访等,得岀结论:政策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问题一: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
(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十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 运动。
(4)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內容是在农村实行 。
问题二: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2000多年的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6)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27、日军行动: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开进______。
28、19世纪80年代,为应对列强在东南海疆的严重威胁,清政府初步建成多支新式海军,并于1885年,成立_____统一协调指挥;1895年初,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_______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人物)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焦裕禄在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______________。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_____,负责办理对外交涉 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该机构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改为_____。
31、近年来,一小撮分裂分子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让我们用史实来粉碎他们的痴心妄想吧!
(1)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什么?
(2)清朝设置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是什么?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了新疆?
(4)西藏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前期设置哪一机构管辖西藏?
(5)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谈谈你对一小撮分裂分子行径的看法。
3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前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哪次战役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1)列举“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列举在第一次、第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签订的条约及作用?
(2)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说说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
(4)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革命?请写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功绩?
(5)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他连续发表了哪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6)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写写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点?
34、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对此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2017年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什么伟大构想?是谁创造性地提出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香港为什么能够顺利回归(从国家、政策、中英三个方面回答)?
(3)据材料三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目前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949年建国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指的是哪两位领导人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