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地主阶级的内讧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
A.大庆油田建成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建设
C.粮食、棉花、肉类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D.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徐锡麟
D.雷锋
4、位于大连旅顺口区的万忠墓,是为纪念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建。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辽东半岛战役
5、新发展理念指的是?(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绿色 ④开放 ⑤共享
A.①④⑤④③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③④⑤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7、能够概括下侧笔记内容的最恰当标题应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李宗仁在回亿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的举措有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④、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卓有成效的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④
10、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下列暴行发生在此次战争中的是( )
A.洗劫并焚烧了圆明园
B.镇压并屠杀义和团成员
C.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
D.命令清廷拆毁大沽炮台
11、下图是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请问这套邮票是哪一年发行的
A.1982年
B.1999年
C.2004年
D.2006年
12、“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材料中的“志士”不包括
A.
B.
C.
D.
1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很多学科的发展都有贡献。下列选项中符合他的贡献的是( )
A.提出了“原子论”
B.制定的历法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C.创立了逻辑学
D.设计修建了帕特农神庙
14、2020年12月1日,漂泊160年之后,马首铜像(见下图)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件。1860年 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并遭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材料中的横线上处应该填写的是( )
A.英法 B.俄英 C.英德 D.英日
15、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新经济政策深得民心
B.农业集体化稳步维速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D.文学和艺术空间繁荣
16、“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中哪项措施的实施( )
A.废除八股,改革策论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发展农、工、商业
D.开办新式学堂
17、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毛泽东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8、中国近代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著作是
A.《天演论》
B.《海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中外纪闻》
19、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能目睹的历史事件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七七事变
20、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21、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______。
(3)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舰队--______。
(4)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______。
22、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 )会师。( )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4、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5、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26、如下图图一会议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______,坚持改革开放。图二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 ______的宏伟蓝图。
27、_______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8、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9、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1) | 平均地权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2)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4) | 农业合作化 | ▲ (5)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6)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7) |
30、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完成活动。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什么事件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中共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学开创了哪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哪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会议在中共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第一次理论飞跃诞生了什么理论,中共哪一会议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史,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33、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动有哪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何重要意义?作为青少年应该传承革命英雄的哪些精神?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都有非凡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哪一年?该事件的发生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二:周恩来同志回忆在贵州召开的某次会议时说:“……(1935年)会议纠正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机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某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并概括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