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8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荣氏兄弟的纺织厂和面粉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2、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到:“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这一“快事”应该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保卫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党—大召开—古田会议—七七事变

B.黄埔军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

D.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皖南事变

4、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枪支

B.《朝鲜停战协定》

C.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开国大典》油画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下列哪一条款(  

A.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 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

C.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6、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本次谈判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联合进行北伐战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8、千百年来,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广大农民最大的梦想。下列真正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举措是(     

A.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

C.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9、“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列人物在1894年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谭嗣同

10、1952年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1、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王进喜

D.“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雷锋

12、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属于敌后战场上的胜利的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13、2013年12月26日建成通往潮汕地区的动车线,盘活了整个广东经济。在近代,作为广东籍的著名铁路工程师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是 (  )

A. 侯德榜   B. 詹天佑   C. 严复   D. 魏源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一百周年大典在___________举行。(   )

 

A. 2050年   B. 2049年

C. 2150年   D. 2149年

 

15、准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史实

历史结论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使我国彻底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成为工业化强国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A.A

B.B

C.C

D.D

16、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不包括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7、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推行股份制改革

C.没收资本家的企业

D.实行赎买政策

18、它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是

A. 《申报》

B. 《民报》

C. 《中外纪闻》

D. 《新青年》

19、先进中国人谋求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陈独秀在 1940 年曾这样说:五四运动无论是功是过,都不应该专归到哪几个人,蔡元培、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文段说明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

(1)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3)被誉为“铁人”,有着艰苦创业精神的大庆石油工人——

(4)以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螺丝钉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榜样的解放军好战士——

22、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3、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24、“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25、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6、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期间,____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27、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8、______ 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______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______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30、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举国反对。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2、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以谁为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请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公路两例。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铁路是什么?

(5)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的“春天”喻指什么?“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又是指什么?

(3)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的“老人”?

(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材料二中的“老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5)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