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媒体评价香港回归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创造是指(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构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民族区域自治
2、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3、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会议也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下列哪次会议( )
A. 中共八大 B. 七千人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八大二次会议
4、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5、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谱写了时代最强音的聂耳创作了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定军山》 D.《马路天使》
6、据下表内容,可了解( )
(1)广大苏区人民努力发展生产,为中央红军补充了军需。 |
(2)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策应和配合。 |
(3)到贵州去和到陕北为落脚点,都是中共中央的理性选。 |
题18表
A.贺胜桥战役的战前准备
B.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D.转战陕北胜利的原因
7、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林则徐主持了
A.收复新疆 B.虎门销烟 C.对英宣战 D.痛打洋枪队
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
A. 武昌
B. 南京
C. 广州
D. 北京
9、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A. 会宁会师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遵义会议
10、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辛亥革命
D.黄埔军校的建立
11、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反映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 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文中的“民国六年”是:( )
A.1915年
B.1916 年
C.1917 年
D.1918 年
14、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这说明该战役的胜利( )
A.完全打破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
B.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现状
C.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15、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A. 太原 B. 长沙 C. 延安 D. 武汉
16、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是1945年7月
B.地点在江苏南京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D.大陆基本解放
17、“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18、小强参加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俄国
19、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合适做该章标题的是( )
A.国家统一 B.军阀割据 C.君主立宪 D.走向共和
20、某校围绕“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主题,开展实地研学旅行活动,应该去
A.上海
B.井冈山
C.延安
D.北京
21、三大改造是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改造成为__________。
2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23、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____________________。导火线:_________事件;进程:_______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________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_______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5、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6、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________
2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
28、______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
29、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____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民革命失败。
30、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31、辛亥革命是在哪一革命政党的推动下爆发的?辛亥革命对中国制度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丹江口市某中学打算以“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百年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武装暴动】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生死攸关】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战略决战】
(4)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学有所悟】
(5)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3、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转折性历史事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请谈谈你对此观点 的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4、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该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