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该材料反映了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4、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
D.国民经济发生困难之时
5、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被命名为山东号。188年的12月17日,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横跨了131年的历史,国富军强,中国海军强大起来。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7、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提案进行了表决。该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其中欧洲国家中投反对票的只有马耳他,投弃权票的是希腊、西班牙、卢森堡。这反映了( )
A.中美两国对抗的加剧
B.美国对华孤立政策趋于破产
C.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8、华盛顿担任了美国两届总统后,坚持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庄园。这一民主选举制度源于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9、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D.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0、长征路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渡过金沙江 D.井冈山会师
11、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辛亥革命期间工 B.军阀割据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2、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其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绞杀 B.曾国藩的湘军镇压
C.天京事变后朝中缺乏人才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3、下面是四部电影的宣传厕,这四部电影集中反映了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
A. B.
C.
D.
1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 抗日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美援朝
D. 解放战争
15、“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是义和团运动时的一首揭帖。它揭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
A.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B. 清政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
C. 清政府开始觉醒,加强反帝斗争 D. 人民生活困难,起而反清
16、2020年上半年,武汉的李文亮医生因为最早直面疫情,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早在1894年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堪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吹哨人”,他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毛泽东
17、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 )
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18、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重游南湖,仔细察看了“红船”内外并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在 “红船”上:(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通过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D.纠正了博古的“左”倾错误
19、中国、缅甸两国总理发表声明指出:“两国总理同意这些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这里所说的“原则”是指( )
A.“求同存异“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孤立原则
D.和平外交的原则
20、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
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22、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________》为代国歌。
23、材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早,令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
(1)这是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方农民自发______运动,它提出______主张。
(2)同是农民阶级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南方爆发______运动。
(3)说说他们各是______、______性质的农民运动。
(4)说说近代史以来,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5、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A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
2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7、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9、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0、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1、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通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农民阶级的纲领出自什么文件。
(3)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2、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召开的意义。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发展起到的作用。
3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百年华诞,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路走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经历过波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日。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事件。
(3)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事件。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
(5)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
(6)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策。
(7)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也曾走过弯路,有过失误,请举出一例。
(8)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结合你学习的史实和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4、民族工业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表
| 总计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其他 |
厂矿数 | 549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380 |
资本额(千元) | 120288 | 23879 | 17240 | 4219 | 5791 | 1552 | 1422 | 66185 |
材料二 张謇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摘自《末代状元张赛》
材料三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95年至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认为张謇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以及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