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7年,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随后,他开始(       

A.重庆谈判

B.进行长征

C.发动三大战役

D.转战陕北

2、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它是(   )

A.三元里抗英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它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实践标准而不是别的标准来检验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辩明是否为真理。这样就在思想上解除了对毛泽东的迷信和盲从,而这正是后毛泽东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这里的“它”是指(       

A.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D.“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

4、南京静海寺是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代表在这里会晤,此时的“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     

A.“国门洞开”

B.“定都天京”

C.“缔造共和”

D.“首都沦陷”

5、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下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爆发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②曾经定都天京

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④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的地点是( )

A.金田 B.永安 C.武昌 D.南京

7、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8、史料一般分为“史实”和“史论”。“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义和团运动时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C.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9、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实业,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张謇舍本求末,他的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办艰难

D.“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10、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虎门销烟   B. 清朝政府的腐败与落后

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 鸦片走私可以牟取暴利

 

11、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1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下列哪国有关(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1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B.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 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D.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4、2019年将迎来“五四运动”100周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那么当时的“爱国”突出表现在

A.反对议和,维新变法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5、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的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两军相会于

A.井冈山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1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B.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

C.自然灾害不断发生

D.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

17、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回首往昔,结合下图所示,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A.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发展乡镇企业

18、对如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1953—1957年

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

农轻重比例(%)

1957年

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农业生产增长相对迅速

B.轻工业所占比重最大

C.国民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D.重工业没有优先发展

19、某图书馆最珍贵的报纸就是强学会的机关报,其名字是(  )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万国公报》   D. 《时务报》

 

20、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卷号)272223792312320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

(2).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

(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____。

(4). 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起来。

2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_年;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

2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鸦片走私逐年递增,数量巨大,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虎门销烟意义重大,值得我们缅怀。

(3)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4)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侵占了香港。

(5)经历了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4、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_______、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中法签订的《北京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_______为商埠。

25、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6、召开:________年4月,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

27、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4月,陈毅与______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11月,陈毅参与了______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28、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______》、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______》、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9、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并取得了一些系列成就。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成就,并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3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在这100年间,我党追求民主,贯彻民主,凡是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都要举行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哪次会议拉开了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会议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成绩显著。这得益于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路线是哪次会议提出的?这一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3、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事物。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沈阳市建设了哪两个大型重工业项目?

(2)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在能源开采和军民共建中作出贡献与表率的两位英雄模范代表人物?

(3)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发动“文革”的人是谁?“九一三事件”中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主谋是谁?

(4)改革开放新时期,起到“窗口”示范作用的经济特区是哪个?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

(5)如何看待建国以来的建设成就和严重错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如图所示

(1)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是由谁作曲的?

(3)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