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它的发生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它”的领导人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洪秀全 D.邓世昌

2、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喊出了很多的口号,在下列中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是 (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4、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李大钊文章,系统宜传马克思主义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 农业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建立农民互助组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漫画《近代清政府的“两面像”》(下图)中,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彻底成为列强掌控中国的媒介。这一情形表明,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左宗棠

D.邓世昌

8、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从1953年到2022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下列属于“一五”计划“治国蓝图”的是(     

A.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B.成功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C.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李大钊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B.李大钊主张君主立宪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五四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

1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B.中国抗战直接导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C.苏美盟军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核心力量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2、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款额度增加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B.

C. D.

1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活动

15、秋收起义时毛泽东主张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这说明毛泽东认识到(     

A.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

B.国共分裂导致大革命失败

C.湖南已具备进行起义的条件

D.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16、《人民的名义》俨然是近年不可多得“尺度到位,演技在线,全民关注”的佳作,电视剧里的达康书记也获得了不少追捧。剧中达康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此话原文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一法律文献中( )

A.1950年《土地改革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6年《义务教育法》

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7、2017年开始,教材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新教材确定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双十二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18、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这一阶段(  

A.农业生产中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存在不切实际的浮夸风

D.农业科技得到飞速发展

19、“抗战以来国共两党团结御侮的友好气氛”被什么事情彻底破坏了

A. 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

B. 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

C. 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D. 国民党对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进攻

20、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近代率领湖广子弟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22、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____________、协调、____________、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4、1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

21912_______颁布,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25、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26、(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7、1895年,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38年,______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8、(题文)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_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________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9、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______,扩大侵略利益。

(2)借口:“______事件”(英国)和“______事件”(法国)

(3)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______年10月。

(4)发动国:______;帮凶:俄、美。

(5)经过: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和大沽炮台,逼近______

(6)结果:

①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______,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______自由航行等。

②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______的合法化。

30、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一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一一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困惑与希望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岩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举中国近代史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2)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   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你从中国近代史的侵略和斗争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2、综合探究题。

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1)说说“中国梦”提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列举我国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具体表现(至少举2例)。

3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的哪一原则后来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语

材料二:“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无条件投降。”

——新华社社论1945年8月

材料三:“……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史上,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是指哪几次对抗。

(2)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两次著名战役及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暴行。

(3)十四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对日本的侵略持一种什么态度?假设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用简短语言阐明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