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党一方面同中国共产党谈判,一方面加紧准备内战。出动大批军舰、飞机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到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的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德国
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九(10)班的同学们正在探讨关于“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殖民掠夺”的主题,请你帮他们定夺(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C.步入近代
D.民主政治的开端
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据此可知
A.国际形势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发展
B.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改善中美关系
D.僵硬的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6、上海成为中国红色发源地的原因,党史专家比较公认的因素有: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第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因素最有可能是( )
A.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B.国民党统治最薄弱之地
C.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中国工人阶级重要发源地
7、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侵略与抗争
8、“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这句话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价?( )
A.西藏解放
B.开国大典
C.镇压反革命
D.政协会议召开
9、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
荣誉军人姓名:王强 籍贯:山东临沂 部队:国民革命军第3军 职称:上尉 受伤日期: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一日 伤残状况:左上膊上1/3切断 残疾等级:一等残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镇压农民起义
B. 抵抗外来侵略
C. 发展民族工业
D. 维护清朝统治
11、美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是(道光)皇帝的化身……他的目的是禁止鸦片的输人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由此可见,美国学者评价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奕䜣
D.李鸿章
12、《乱时候,穷时候》一书中写道:“李少连,北京人,平常厂里机器出了毛病,他一收拾就好。造反派说他是技术权威,有海外关系,还是资本家成分。白天开批斗会……听说晚上斗得更狠”这种现象出现在( )
A.“文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过渡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3、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
A. 陈独秀 B. 鲁迅 C. 胡适 D. 李大钊
14、40多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5、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 )
A.杨靖宇 B.贺龙 C.叶挺 D.彭德怀
16、建国之始,新中国选择的是一种有别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英协商的政治体制。这种"精英协商的政治体制"指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
A. 刘少奇是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B. 民主法制遭到肆意践踏
C.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造反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18、“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这两句话主要说明义和团运动( )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反抗清朝腐朽统治
C.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D.具有盲目排外性质
19、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五四运动爆发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D.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0、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场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洋务派设立翻译馆
D.天津保卫战
21、其他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2、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后改名《新青年》),成为______最为重要的阵地。
24、严复译述的《_____________》,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思想;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5、《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26、被称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长征于_________年10月结束,红军二、四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_地区胜利会师。
2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形成了__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8、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歌曲《_______》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29、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是________,义和团兴起时的的口号是________。
30、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退……
(1)请为材料一这段历史发展制定一个主题?指出②处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开颅洗脑”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这次行军中体现出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2、《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丹江口市某中学打算以“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百年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你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武装暴动】
(2)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生死攸关】
(3)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战略决战】
(4)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学有所悟】
(5)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这次会议成功不了;这次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所给材料判断“这次会议”是指什么会议?
(2)谁在“这次会议”中发出中国的声音?他在该会议提出了什么方针?
(3)请简述“这次会议”成功召开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