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51 年他率众在广西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来定都‘天京’。”材料中的“他”是(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曾国藩 D.石达开

2、美国内战中联邦军队重创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A.约克镇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来克星顿战役

 

3、张艳同学是在去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战争中边打边建,迅速成长壮大组建了许多新部队,改善了装备,培养了大批空勤、地勤人员和指挥干部,部队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由此可见,抗美援朝战争

A.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促进了人民空军的发展壮大

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第一个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6、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

C.杨秀清

D.韦昌辉

7、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 731万吨,1978年增长了10 254万吨。这一变化得益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8、有人说“毛泽东的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以下诗词描写的历史事件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雷锋

C.邓稼先

D.焦裕禄

10、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何地当众销毁(  )

A. 吴淞   B. 宁波   C. 厦门   D. 虎门

 

11、每当我们升国旗时,都会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是(     

A.冼星海

B.聂耳

C.贝多芬

D.鲁迅

1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  )

A.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B.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 创办近代新式学校   D.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13、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能与它呼应的是(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14、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点

北平、天津、张家口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

意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5、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这表明报刊

A.覆盖范围广

B.报道及时

C.存在时间长

D.内容真实

16、(2016·青海西宁)从下图中能够直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路线

B. 清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 《辛丑条约》屈辱签订

D. 八国联军从中国沿海侵入内陆

 

17、1926年,人们在上海不可能看到( )

A.餐厅里有穿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马路上有电车开过,黄浦江上轮船往来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结婚新娘穿白婚纱

D.街头张榜公示科举考试录取进士的名单

18、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量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有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直接得出,清军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B.清王朝综合国力落后

C.清军个人素质低下 D.道光皇帝决策失误

19、“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某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0、“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D.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2、签订: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4、完成下列相关知识填空。

(1)他,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

(2)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__

(3)他,是一名军人,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

(4)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

25、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________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________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

 

26、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193612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

28、______ 所率先锋第四军在北伐战争屡破强敌,第四军被称为“铁军”,他也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

29、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3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很多人作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谁?他为哪个油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谁?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的好战士一位。

(3)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人是谁?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什么?

(4)从上述人物身上你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

32、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名称

主要事件

主要条约

鸦片战争

 

①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②_________

《北京条约》

③________战争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④_______壮烈殉国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___________

(1)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提示完成填空。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裴钰《改变中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为挽救中国而进行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历史事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材料三: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一的经济状况?该计划超额完成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