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表是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如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收入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元)

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定

C.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大力援助

D.新中国的成立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2、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假如你穿越到了1927年的井冈山,最有可能见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是在

A.秋收起义时

B.井冈山会师后

C.红军长征胜利后

D.卢沟桥事变时

3、某校举办主题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以下适合参展的图片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夺取政权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

5、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B.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C.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9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强化了大总统的权力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中外纪闻》的发行

D.强学会的成立

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北京

C.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主力军是中国工人阶级

D.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0、“学习他的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材料中的“他”是(     

A.

B.

C.

D.

11、孙中山被誉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孙中山领导的是(  )

①辛亥革命②二次革命③护国运动④中共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这场战争,中国文明……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封建文化,开始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行会出现

B.大学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14、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某地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以这里为起点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中国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要不忘初心。由此判断,这一陵园应在

A.遵义 B.北京 C.井冈山 D.延安

15、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如表材料反映出法典的施行

“所有法国人民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事前公正的补偿时,不在此限。”随着法典的施行,法国特权制、等级制的封建时代过去了,先前封建主无偿征用土地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现象不复存在……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为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C.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

D.消除了一切社会矛盾

17、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几乎摧毁了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被一些运动者不分好坏的打击。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18、农业稳,天下安,下列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商鞅变法,鼓励农耕 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

农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下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而引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采用“门户政策”的是哪个国家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日本

20、下列整理的知识点中错误的是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中共十六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________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56年组建的________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22、1912年3月,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23、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制度,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的伟大构想。

25、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6、1934年10月,红军从__________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28、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9、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0、__________  年北京学生发起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__________年北京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曾两次攻占北京的国家。

32、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发起猛烈的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1)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有人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归纳为三大阶段,其三大阶段分别为:

 

阶段特征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

“寻路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

A____(填序号)

第二阶段

“开路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

B____(填序号)

第三阶段

“守路阶段”——武装割据燃星火

C____(填序号)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打土豪分田地   ⑤秋收起义     ⑥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2)将①②③④⑤⑥的史实,填写进材料二表格的相应位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井冈山道路的理解。

材料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长征出发地点在A;长征途中召开的B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写出A、B处的地名。

A:______     B:_______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共同内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