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3、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使中国
A. 摆脱了殖民统治 B. 推翻了封建帝制 C. 民主科学深入人心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4、“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
A.割占九龙司 B.火烧圆明园 C.攻陷威海卫 D.旅顺大屠杀
5、促使“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这个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凡尔赛条约》 D.《九国公约》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权利。这体现了资产阶级( )
A.司法独立的诉求
B.自由民主原则
C.限制皇权的意图
D.分权制衡原则
8、“袁世凯任内,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未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民国四年与日本签订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材料中民国四年是(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9、这次起义首先在武昌开始,然后席卷全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今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了纪念这次革命的大会。你认为,今年是这次革命多少年?
A.95年
B.100年
C.105年
D.110年
10、下图所示刊物宣传的共同思想是
A.民主科学 B.维新变法 C.革命思想 D.中体西用
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粮票、布票、煤油票、白糖票等进行限购,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计划经济有巨大的优越性
B.生产力水平低,物质匮乏
C.社会保障工作非常到位
D.经济极大发展,物质丰富
12、“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中的“他”是(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孙中山
D.袁世凯
13、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唤醒了中国人民要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斗争到底的信念。“它”是(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
14、《大公报》称:“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用之,颇奏奇效……北伐顺利,此亦一因。”材料反映《大公报》认为北伐进展顺利的原因是
A.战争策略正确
B.军政宣传影响
C.国共两党合作
D.官兵作战英勇
1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戊戌变法的开始 B.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C.五四运动的开始 D.辛亥革命的开始
16、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A.闭关锁国
B.改革开放
C.建立新中国
D.文化大革命
17、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开始了。“西方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1851年1月11日开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
A.李鸿章
B.洪秀全
C.曾国藩
D.张之洞
19、运用时间轴组织教学是培养学生时空概念的一种常用方式。如下图所示时间轴中方框处的内容指代错误的是
A.兴中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帝国成立
20、“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这描述的是
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奴隶制
D.君主专制
21、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上的__________,和工业上的______________。
24、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26、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________ 、 ______和______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决战。
2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28、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水师提督_____自杀殉国。
29、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________,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国。
3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限制国王的权利,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民主建设、新型民族关系建设过程中分别确立了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试分析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的“并冈山会师”是哪两支军队在井冈山会师?
(2)图二的“百团大战”作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图三的“挺进大别山”有什么历史作用?
33、列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位。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为此,其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回答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