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本)是满族女子日常服装……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旗袍是满洲贵族服装

B. 中山装和旗袍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C. 中山装和旗袍得到社会认可

D. 新式服饰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变革

2、某战区司令长官在台儿庄战役中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佛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该司令长官是

A. 阎锡山

B. 林彪

C. 李宗仁

D. 彭德怀

3、民国38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A.1926年 B.1927年 C.1937年 D.1949年

4、“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材料中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是指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除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外,还有(  )

A. 共同发展   B. 和平与发展

C. 促进共同繁荣   D. 稳定与团结

 

6、“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     

A.井冈山

B.瑞金

C.延安

D.西柏坡

7、下图臂章标注的时间是公元

A.1939 B.1940 C.1941 D.1942

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内容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9、《林彪传》中描述了这样一场战役: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扼守山梁两侧,霎时枪声大作,敌人很快被打蒙了,乱作一团,八路军取得自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书中描述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0、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胡适和鲁迅 B.民主和自由

C.民主和科学 D.科学和自由

11、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提的是

A.太平军

B.湘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2、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这一规定实施是在

A.清朝前期 B.清朝后期 C.中华民国建立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

13、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为(     

A.清帝退位

B.护国运动

C.二次革命

D.“东北易帜”

14、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1968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出现了物价飞涨的局面

C.迅速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

D.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5、2020 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全国热映,“精准扶贫”也成为近年的热词之一。国家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 2020 年让所有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 并于2021年2月25日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开放

16、1895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标志着中国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觉醒。这个阶层的一些人己经开始认识到整个国家出了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材料中“整个国家”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

A.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日本割台湾等领土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7、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这是中国海军实力的又一次提升。回顾历史,下列历史事件与中国近代化海军创建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甲午海战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8、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19、八一勋章(如下图),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它的取名源于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古田会议

20、“当年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这一句话中,对“当年分田”理解错误的是:

A.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92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跶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3、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5、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

(3)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4)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

27、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________

28、1935年爆发的 _________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9、观察下边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2781日发生的____________,它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的第一枪,后来成为中国的____________节。

2)图二所示人物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____________1927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会上,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同年9月他领导了____________10月他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

3)图三是____________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2、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3、某班级同学准备举办一次《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青藏铁路图放在成果展上。同学们提供的图片都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三农问题关系着农民的切实利益。”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1中农民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图2中农民“入社”的“社”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图3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次会议的决策?随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4)图4中,从1949年到1957年、1957后~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怎样? 造成其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