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北伐战争
2、国际禁毒日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3、“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4、如表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美元)。引进外资的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
引进 外资 | 1984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5年 |
270.5 | 1028.9 | 5935.6 | 11329.4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5、周恩来同志曾对长征的意义作了形象的比喻:“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干和树根。懂吗?保存下了树干和树根!”材料中强调的是长征( )
A.扩大了红军的实力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保留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宣扬了红军的主张,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
6、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7、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更名前是( )
A.第二炮兵部队
B.空军
C.陆军
D.海军
8、“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张杨伸大义,国共绘新天。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9、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解放战争时期的诗句是( )
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D.“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10、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1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12、李宗仁将军曾说,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他践行“抗日救国”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取得平型关大捷
B.率部坚守四行仓库
C.指挥台儿庄战役
D.指挥第三次长沙会战
13、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4、1917年,《新青年》载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此文是
A.陈独秀《敬告青年》 B.鲁迅《狂人日记》
C.胡适《文学改革刍议》 D.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5、胡适曾经当选美国《展望杂志》推选的全世界“百名闻人”,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为“发明新语言”,胡适
A.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创作《青年杂志》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6、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B.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C.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7、某微信历史公众号中推送了以下资料。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主题是( )
A.变革的社会主义改造
B.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
C.严重挫折的“文革”
D.活力喷发的改革开放
18、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该文报道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 C. 甲午战争 D. 武昌起义
19、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1日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于年( )
A.1978年
B.1980年
C.1988年
D.1990年
20、下面表格的内容显示的是某历史小组为进行研究性学习而开展的活动。请你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
活动 | 内容 |
查阅文献 | 《清史》清朝疆域图(1820年) |
观看视频 | 影视作品《民族英雄郑成功》《东归英雄传》 |
搜集图片 |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班禅金印、台湾府驻地图等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1、(1)下面是小丽同学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会议通过《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图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________。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________。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________。1951年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获得土地。
(5)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2、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3、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4、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____末年才被废除。
2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
26、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
28、农业科学家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药学家_____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9、1838年底,( )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从英、美等国商贩处缴出的鸦片在( )海滩当众销毁。
3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31、戊戌变法又称为?
32、五四运动后期,哪一群体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3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34、两次国共合作让我们认识到“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第一次国共合作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背景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 面对日军的不断进攻,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摆在中国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 |
合作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国民党发表①____ |
成果 | 1.②____ 2.③____ | 1.取得④____ 2.收回了⑤____ |
破裂 | 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进攻⑥____ |
后果 | 日军乘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进入长达14年的抗战时期 | 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也造成⑦____与大陆分离至今 |
(1)下面是关于两次国共合作的知识点,请你将表中空缺处填写完整。
(2)从上面探究中你知道了历史学习的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