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
A.封建剥削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封建土地制度
2、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这位“思想巨人”的主要著作是( )
A. 《海国图志》 B. 《天演论》 C. 《猛回头》 D. 《物种起源》
3、世界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以下帝国属于这一类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⑤查理曼帝国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下图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丰岛海战
B.旅顺之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之战
6、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提到:“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1979年。”出现“兴奋心情”的主要原因是( )
A.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7、《辛丑条约》签订后,对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鸦片贸易开始合法化,烟馆随处可见
B.京师同文馆成立,孩子入读新式学堂
C.清政府垮台,北京由外国人直接管理
D.被迫从东交民巷迁出,且无迁回可能
8、“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接受和平改编的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是( )
A.李宗仁 B.赵登禹 C.张学良 D.傅作义
11、城市是历史的缩影。南京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下列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
C.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
D.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在此定都
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C.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D.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13、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1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15、罗马第一步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公民法
B.王位继承法
C.《十二铜表法》
D.万民法
1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该法律
A.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肯定了自由民主的原则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8、《明史·刑法志》中提到,厂卫只听命于皇帝,其本身的约束缺乏制度,逐渐沦为帝王极端私欲的鹰犬;厂卫具有单独的羁押、刑讯取证的权力,其设立对司法体系造成严重的伤害。由此可知,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身缺乏制度的强制约束
B.传统的司法监察体系逐渐瓦解
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特务机构沦为皇权专制的工具
19、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变成一个整体的是( )
A. 丝绸之路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业革命
20、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最晚出现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2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压迫。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3、下图名称是______
24、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____的道路。
25、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分别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6、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5)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7、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2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29、如下图图一会议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______,坚持改革开放。图二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 ______的宏伟蓝图。
30、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目前我们建设强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正能量。结合图片,完成有关问题
(1)铁人
(2)解放军的好战士
(3)党的好干部
31、近代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
32、本学期,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33、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每年的哪个节日与五四运动有关?
3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十四年抗战”完整包括了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阶段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以局部抗战为起点,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起“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回顾历史,抗日战争由局部逐渐演变为全国抗战是一个连贯、发展的历史过程。“十四年抗战概念”,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的必然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能准确反映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这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有利于世界人民重新审视和尊重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摘编自冯俊新《尊重历史面向未来-为“抗战历史”正名》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回答“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回答“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回答“未涉及”。
①“十四年抗战”包含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阶段,是一个连贯、发展的历史过程。( )
②“十四年抗战概念”的使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
③“十四年抗战”是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共经历了十四年的艰难历程。( )
④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1月3日起在中小学各级各类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
(2)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转变为全国抗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怎样重要的国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