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颁发《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是在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7年
2、1927年,毛译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边:“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秋收起义
D. 武昌起义
3、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反映出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平均地权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这一称谓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一样,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名称演变的时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B.工农红军、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C.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工农红军
D.八路军、新四军、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人民解放军
5、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对清政府抱 有幻想的口号是( )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反清灭洋 D.扶清灭清
6、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7、2022年亚洲杯中国女足逆袭夺冠,体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事献、忘我拼搏的精神,有一位被称为“铁人”。“铁人”指的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D.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9、2019年,法国巴黎的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受损严重。而160年前,我国一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惨遭人为焚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爱国学生火烧赵家楼 D.八国联军占北京
10、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11、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这次会议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召开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92年
13、如图为某帝国疆域图,该帝国于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该帝国”是指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16、有人说,假如清政府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勇气,有可能就不会被列强“以华制华”了。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最能体现“以华制华”思想的条约内容( )
A.清政府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为赔款担保
B.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7、“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唱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C.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治管理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如下图准确地标注了在长江一线国共军队的部署,此战役之后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D.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A. 中华书局
B. 商务印书馆
C. 开明书店
D. 生活书店
2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 这一主张表明林则徐维护外商在中国的利益 |
B | 中英《南京条约》 |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
D | 《辛丑条约》 | 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A.A
B.B
C.C
D.D
21、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升空。
22、政治、经济方面
(1)目的:巩固_______,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__________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2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5、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26、导火线:___________。
27、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28、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29、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①地是____,为《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中②地是____,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3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32、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你从战争的名称、签订的条约及社会性质的变化简述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33、读下图,回答:
(1)这幅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包括什么?
34、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岸关系又有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大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
(3)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抗战以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名称。
(4)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事件取得的成果?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