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创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创举”指的是(       

A.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改朝换代

C.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迫使宣统帝成为第一个主动辞去皇位的帝王

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3、朝鲜政府2013年3月宣布,《朝鲜停战协定》以及朝韩签署的所有双边和平协议不再有效,朝韩关系进入战争状态。《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

A. 1950年   B. 1953年   C. 1952年   D. 1956年

 

4、2019年是下图文件颁布70周年,关于下图文件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③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④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C.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沦为人间地狱。”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签订的«南京条约»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解放军攻克南京

7、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 新文化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它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它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9、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_____周年纪念日。

A.70

B.80

C.90

D.100

10、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 清政府   B. 华侨

C. 外国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11、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了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我们的眼里,中国人是野蛮的,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D.完全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4、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如果请你担任纪实片《1912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那么你在反映当时北京的东交民巷时 ,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16、有人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比喻成一颗‘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其枝叶,辛亥革命只是砍断了其树干,但树墩还在。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护国战争

17、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实施农业合作化,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8、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9、2020年12月1日,阔别160年的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这是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近代史上,劫掠并焚毁圆明园,导致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的是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侵略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英、法、美、德等八国联军

20、“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______》,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5、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_____

26、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_____的开始。

27、背景: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________,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________走私,发动侵华战争。________年6月,________战争爆发。

28、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1948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打响了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____________,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了____________

2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了____________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胜利,解放了__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3)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____________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了____________。采用分割包围、武力攻占等战略威逼北平,1949年初,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____________解放。至此,____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和三大不平等条约,并列举两位为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3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事件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此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11年10月10日的哪次起义被称为该事件的首义?

(4)以上探究可以概括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

33、为什么进行土地改革?其主要过程怎样?有何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革命首胜与革命成果

材料一  接到起义命令的新军工程营士兵首先夺取军械库,然后进攻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战斗,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后成立了临时参议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司法独立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的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如果以民国纪年,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是民国哪一年?

(3)材料三来源于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性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