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带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 大字报,批斗所谓“牛鬼蛇神”……“那个疯狂的年代”是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宪法
3、表中直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 |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
B | 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创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C |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
D |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或者口号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建立了政权
C.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主张
D.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讲到: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城遭攻破,该城被占领”。材料描述的事件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它指的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7、下列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了( )
A.政治运动硕果累累
B.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C.民主制度逐渐健全
D.实践认识存在偏差
8、《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额赔偿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以上材料的内容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9、电视剧《大宅门》以北京同仁堂为原型创作。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1949~1959年10年间,同仁堂职工从194人增加到540人,生产总值从1948年的16万元增加到1959年的1251万元。这主要得益于
A.“大跃进”的展开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公私合营的实现
D.对外开放的坚持
10、1966-1976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是
A.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B.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C.四五运动
D.毛泽东去世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这说明( )
A.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1954年宪法是我国的临时宪法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
1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 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1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起到的重大意义中不包括( )
A. 加强民族团结 B. 有利于港澳台回归
C. 维护祖国统一 D. 促进地区发展
15、针对下面表格中的情况,新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掀起人民公社化 C.三大改造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6、1918年7月,一位年轻人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言治》杂志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的道路。据此判断,这位年轻人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毛泽东
17、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A. B.
C.
D.
18、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创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建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北洋水师学堂
19、阅读中国1957年与1952年相比产值提升统计图表。据此可知,1957年的中国( )
A.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0、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加中国土地制度展览馆,下列展示的文件法律中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抗争: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________一带狙击敌人,迫使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___壮烈殉国,结果,义和团在________的镇压下失败。
22、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事件是___________。
2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4、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_。
2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成为指导土地改革法律依据;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
26、在戊戌变法中,矢志为变法献身,并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________。
27、完成下表
28、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____,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加深。
29、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___会战中,___________壮烈牺牲。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其他读熟)
⑧中共七大:时间:地点:内容105-106页:123确立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___________
⑨抗日战争的胜利:___________。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台湾(1895年4月~1945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回归)回到祖国的怀抱。原因:107页意义:107页最后一段
30、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溥仪为傀儡头目的伪政权_______,在南京_______建立的伪国民政府。
3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史,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3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内容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3、中国在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阶级的天国梦】
材料一 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在纵横数十年后失败了。但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大海波潮,潮来潮去之后,许多东西都会改变旧日模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在纵横数十年后失败了”。
【地主阶级的富强梦】
材料二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向锐《西风渐进七十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哪一运动?请列举出这场“自救运动”中的两个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的维新梦】
材料三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原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4)述三则材料中的“梦”都以失败而告终,对此,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