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B.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2、20世纪初期,一位历史人物因为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

B.发表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3、割台信息传来,台人“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声称“誓不从倭”、“愿人人战死而失台,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反映了(       

A.全国人民支持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B.台湾民众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壮举

C.清政府支持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D.日本割占台湾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是在什么时期(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解放战争时期

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6、某班同学编写“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主题课本剧,在收集的以下素材中,反映了广大农民抗击外来侵略风采的是

A.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关天培战死沙场

C.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D.道光帝下旨禁烟

7、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是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描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D.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8、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前景。“光明的前景”指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C.效法西方,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D.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9、下列对土地改革前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10、《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谁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A.贺龙

B.叶挺

C.彭德怀

D.毛泽东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12、某导演筹拍的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电影的是

A.百姓到东交民巷县衙门口伸冤

B.街头一男子强行被军警剪掉辫子

C.街头报童叫卖《新青年》杂志

D.学生喊出“废除二十一条”口号

13、中国废除科举制是在

A. 1898年

B. 1904年

C. 1905年

D. 1912年

1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和。1952年和1956年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④割台湾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6、对比下列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图,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A.西方侵略势力均由海路经南海而来首先侵略广东地区

B.战争过程中西方侵略者都攻占了北京

C.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数量在逐渐减少

D.西方侵略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到东南沿海一带

17、根据人类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和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同

B.由于人和智商高低而引起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上帝有意为之

 

18、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般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帝下诏退位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北洋政府成立

19、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破四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20、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用他的诗作,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从下列标题看,诗歌内容记述了建立第一块中国革命根据地史实的是

A.《西江月·秋收起义》

B.《七律·长征》

C.《西江月·井冈山》

D.《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2)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

(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________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________

22、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提示列举相关事件。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

(2)为香港澳门回归开辟途径的伟大构想——___________

(3)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____________

 

25、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6、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7、___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推动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___________”制度的实施有效的维护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8、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

30、填表题

 

 

学派

代表人物

称谓

主要主张

儒家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强调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主张以“德”教化人,以“礼”治理国家”

道家

________

道家学派创始人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墨家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反对________________,主张爱一切的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法家

韩非子

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________________,但他同时强调法不能总是在变。

兵家

孙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提出“________________”等军事名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保持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发展强大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标志是什么?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哪一地区的和平解放?支持此地区和平解放的宗教领袖是谁?写出为此作出贡献的地方政府的谈判代表。

(3)建国初期派造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是谁?写出为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的军队,这支军队被誉为什么?

(4)结合自身谈谈你将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出哪些努力?

32、简述农业合作化的三个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历史意义?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33、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请回答

(1)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原则?

(2)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有哪些“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尊重”的外交成就?

(3)请举出3件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大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推进全方位的外交,试举1例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4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