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
A.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B.承包集体土地
C.增强了生产能力
D.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2、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他描写的是(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台湾人民抗日斗争
C.广州黄花岗起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就职典礼上,南美“解放者”用过的配剑被展示时,出席典礼的各国领导人均起立鼓掌。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克伦威尔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圣马丁
D.华盛顿
4、小明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5年3月3日在北京开幕。然后他想到历史课上学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但是他已经忘记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那你能告诉他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吗?( )
A. 1949年9月 B. 1949年10月 C. 1954年9月 D. 1956年9月
5、元朝管辖西藏地区设置(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御史台
D.澎湖巡检司
6、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分享中国市场 B.割占中国领土 C.扩大侵略权益 D.动摇清廷统治
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楔形文字
8、初三(1)班准备组织同学观看以下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观看,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9、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该事件
A.与《辛丑条约》签订有关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D.创立了君主立宪制
10、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 )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问世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11、下表为王老吉的发展之路,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实行改革开放
C.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中外合资
12、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经济改革
D.政治改革
14、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5、在中国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哪个时期( )
A.土地改革
B.“文化大革命”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16、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7、香港成为英国经营中国的基地,五口开放则成为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故争
18、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经常出现与史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属于“穿帮”的是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19、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反映的历史实质问题是:( )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2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贡献。
22、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____。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24、概况: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________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
25、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谋划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其中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日本在1895年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___、杭州四地为商埠。
27、2022年仁怀一中的钟宇飞通过高考,成为了一名北京大学的学子。追溯名校的历史,北京大学是百日维新留下来的唯一成果,北京大学在清政府时期名称是________。
28、两个一百年,即到______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30、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1、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何焕然一新?
3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开启民主政治的事件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3)近代化探索的领导者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
(4)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3、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和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最终如何破裂?
34、古希腊和古罗马为后世西方留下宝贵文明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主制调整希腊城邦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实行民主制的城邦,一般都奖励文化事业,激发公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从而改善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些辉煌的文化成就,是与民主制分不开的。
——《论希腊民主制》
材料二:
图一十二铜表法在罗马广场上颁布 图二浮雕上的罗马法庭 图三浮雕上的查士丁尼大帝像
图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图二:罗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成。诉讼程序主要有传唤、审判、上诉和判决。如果被告对下级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官提出上诉。
图三:529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删除历届皇帝所颁布的法令中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欧亚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一例古希腊文化成就。
(2)依据材料二中图片及文字介绍,总结出罗马法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后世的重要文明遗产分别指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材料三认为“商队来往”和“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