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两万人,全城仅存36人。这一血案发生在(  )

A. 威海卫   B. 京师   C. 南京   D. 旅顺

2、中山路和淮海路是徐州经济的黄金十字,而中山路的名称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统一的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共进会

3、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109年前,它是推翻帝制革命的“首义之城”。2020年,它毅然封城阻止了疫情扩散。“它”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近代中国历经坎坷磨难,无数有识之士积极探索着救国的良方。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康有为的救国良方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7、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 1934年   B. 1939年

C. 1948年   D. 1959年

 

8、陈旭簏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已走出中世纪的,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被轰出中世纪”的中国,其正常的发展历程被打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利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9、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下图中的知识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应是

时间:18396

地点:厂东虎门

人物:林则徐

意义: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0、“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1、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帝国主义的炮声”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A.日本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12、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尾海战

B. 辽东战役

C. 威海卫战役

D. 黄海大战

14、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

B. 红军长征

C. 日本投降

D. 重庆谈判

15、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16、“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其中“它”指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设通车

17、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下列各项中,对下图纪念邮票中的人物表述有误的是(

A. 他自命为“洪秀全第二”

B. 他创建了兴中会

C. 他曾上书李鸿章

D. 他创建了光复会

 

18、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瑷珲条约》的签订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19、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20、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8年3月至4月,抗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是________,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

 

22、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3、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_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年夏,天京沦陷,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4、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________,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失败

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_

26、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获得了统一。

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和平建国的《_______》。

28、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9、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在中英《_____________》中,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回顾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 ①____促进了近代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并且为了提高我国海防建设,他又筹建②____,是清朝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

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③____,因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最终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临行前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新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④____,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⑤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8年,⑥____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上海开幕,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⑦____南湖的一艘游轮上进行,最终完成了会议议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此精神也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商务印书馆的解说词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如果你来当商务印书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商务印书馆呢?

32、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33、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