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一—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B.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3、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

B.天津

C.上海

D.广州

5、下列哪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A.胡锦涛同连战会面

B.汪辜会谈

C.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D.胡锦涛同马英九会面

6、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7、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林旭

8、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清朝的记载说:“伪干王所编各书,伪忠王皆不屑看也。”清朝记载的“伪干王所编各书”中影响最大的是(  )

A.《海国图志》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9、下图中的革命将领既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又直接指挥新四军抗击日寇,他是

A.叶挺 B.周恩来 C.刘伯承 D.陈毅

10、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A.南昌起义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1、邓小平主持此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该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12、二次革命的斗争目标是

A. 袁世凯

B. 段红瑞

C. 张作霖

D. 冯国璋

13、“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这段材料体现了长沙军民

A.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B.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C.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D.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

14、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遭到了损害,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材料表明八国联军侵华( )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5、下图所示约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A.农民阶级革命纲领

B.地主阶级改良纲领

C.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D.无产阶级革命纲领

1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遵义会议的召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17、“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八字方针的提出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18、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史实能充分体现这一评价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尼克松访华

C.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A.武汉

B.重庆

C.台湾

D.上海

20、北京大学教授尚会鹏在《种姓与印度教社会》中写道:只要印度教在,种姓制度就不会亡,它对今日乃至可预见的将来的印度教社会仍会有影响。”对于印度的种姓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种姓制度是由印度土著建立的

B.种姓制度中,国王处在第一等级

C.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影响深远

D.种姓制度下,前四个等级都是雅利安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外国侵略军曾两次侵入北京,分别是在________战争中和________战争中。

 

22、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年5月,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__________。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4、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的第一次斗争_______,导火线是_______案,这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袁世凯死后,国内陷入了_______的动乱之中。其中势力较大的有: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_______军阀;控制着北京政府_______军阀;盘踞东北的_______军阀。

25、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____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6、《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27、1957年,(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2006年,(     )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29、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30、__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日本首相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领域

主要成就

原子能

1964年第一颗①爆炸成功。

1967年第一颗②爆炸成功。

航天技术

1970年第一颗③发射成功。

生物工程

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④

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32、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33、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

——张康品《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1)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年轻的共产党人最初的理想是什么?

材料二

(2)依据上图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到30年代初,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三  庆祝胜利的旧报纸和诗词。

(3)任选图4或图5,说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学习实践,说明获取史料、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