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2、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汉口召开

B.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C.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3、下列历史事件与下图人物无关的是(  )

A.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曾发表《文学革命论》

C.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D.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3年

D. 1974年

5、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关于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侵略军控制北京城

C.失去更多领土主权

D.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如表内容说明了

1873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业

1876年

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原有11艘轮船增加到了29艘轮船

1877年、1883年、1889年

三次与太古、怡和两家外资巨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A.逐步实现“求富”目标

B.中国近代实现了工业化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完全能与外国企业抗衡

7、为了限制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权利,清流派奏请光绪帝,调来了和李鸿章有矛盾的李秉衡担任山东巡抚,处处和李鸿章作对,以各种奇葩的借口不发援军,以至于山东刘公岛海军基地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达则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清军避战消极抵抗

D.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8、如下表为某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一、历史背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二、内容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下列三幅图片的主题是(     

A.社会生活的变迁

B.新时期的科教成就

C.文化事业的繁荣

D.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10、解放战争中,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开展了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1、观察下面思维导图,空白处应该是(     

A.邓小平南方讲话

B.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2、日本是唯一一个遭到原子弹打击的国家,发生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遭到打击的地点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苏联

13、1905年,他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中国同盟会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促进会

1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对应的时间应该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拉开序幕的标志是《马关条约》的签订

B.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的报刊是《国闻报》

C.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标志变法失败

D.变法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16、下面表格小历同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某次改革的整理,这次改革是(     

改革

土地所有权、经营权

产生的影响

*

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家庭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7、1919年,学者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与其观点一致的选项是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C.要彻底地不妥协地进行反帝反封建

D.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秩序

18、1934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共产党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主张“拒敌于国门之外”,坚持正规化的阵地战。此举造成(       

A.“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

B.农村根据地得到保全

C.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D.井冈山道路遭到质疑

19、“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0、1843年3月,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各式各样古怪的钱币……这只不过是赔款中的一部分而已。与这些“赔款”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九一八事变:①时间:___________借口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导致此结果的原因: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政策②东北人民组织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2、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 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______

23、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24、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5、【打击土豪·耕者有田】几千年来,我国农村是地主占有大量耕地,农民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是在________年底。

26、1947年,西北野战军在_________的指挥下,采用“蘑菇”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7年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49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确定的。

2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29、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30、请将下列会议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五大F.中共十八大G.中共十九大

 

会议

内容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国共在近代史上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都取得过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2)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32、观察下面《鸦片战争形势图》

1)据图指出鸦片战争主要在哪些地区展开?

2)据图指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侵略军的特点?

33、“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提出者是谁?它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完成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随后几年,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

——摘编自《复兴之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现行体制”是什么?这种体制下的国营厂长“伸手要权”是要什么权?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3)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根据材料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材料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发挥哪一经济手段的作用?为保证这一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所有制提出了什么要求?

(5)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