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2年,在大力压缩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厂并厂,缩小规模,使全国的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这一变化出反映当时(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工业生产严重过剩
C.“左”倾思潮影响巨大
D.经济建设趋于理性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⑤镇压反革命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为此清政府( )
A.引进新物种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设立军机处
D.改革中央地方官制
4、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5、学习历史需要将概念用层次化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下表述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A.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B.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C.“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公私合营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7、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8、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缺乏条件没有实施
B.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
C.提出向西方学习
D.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中华民国十五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是( )
A.1925年 B.1927年 C.1924年 D.1926年
10、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融入世界的发展道路。如果要追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必须要铭记。第一扇“窗”是(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D. 自由贸易区
11、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金龙殿饰以黄金……在外征战的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据以上关于太平天国的记载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兴土木导致运动失败
B.农民有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
C.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最终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12、春暖花开,丹江口市“一江两岸”的优美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这是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贯彻____新发展理念的结果。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13、下图反映的大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4、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判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中国土地革命的进行
C.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1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哪篇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B.顾炎武的《生员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6、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②④①③
17、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
D.《中外纪闻》
18、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资产阶级统治的结束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19、“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0、上海市的高校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在校学生人数从1965年的5.25万人降至1971年的3510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1970年开始试招的工农兵学员,入学前大多数只有相当于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学制缩短为二至三年,学员在校期间主要任务又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因此大多数很难达到大学本、专科毕业水平。这则材料反映了( )
A.新中国高等教育起点低的现状
B.人们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C.“文革”对高等教育的摧残
D.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2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2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24、观察下图,将代表下列地区的字母代码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A.1951年5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B.1949年9月和平解放的地区
25、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 重要事件 | 伟大意义 |
日出东方 | ①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星火燎原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
星火燎原 | 遵义会议 | ③ |
灯塔指引 | ④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26、_______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8、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9、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情况。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
代表人物
| 主要代表作
| 作用
|
冼星海
|
|
|
徐悲鸿
|
| |
| 发明联合制碱法
|
30、北伐和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
(2)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是——
(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
32、1949年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列举两例我国目前建立的自治区。简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33、写出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
3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伟人风采】
(1)图一是长征时期的毛泽东,他写下大气磅礴的诗篇《长征》。请答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图二是毛泽东赴重庆前,在延安机场留下的“挥手之间”。有人说,1945年8月毛泽东敢冒风险到重庆,是一身系天下安危。请分析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
【伟人情怀】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你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句话?
(4)试分析党中央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缅怀伟人】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