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资政新篇》:“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兴银行。……兴器皿技艺。”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B.主张向西方学习

C.最早进行“师夷长技”的实践

D.大力宣传民主思想

2、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于   (   )

A. 1987年   B. 1988年   C. 1989年   D. 1990年

3、某学习小组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题收集了下列相关史料,其中最能体现解放战争本质的是( )

A.东北野战军使用的作战地图

B.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照片

C.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的新闻报道

D.解放区支前民工口述资料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 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中英《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6、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人力、物力保障的是在解放区进行的( )

A.减租减息政策 B.千里挺进大别山 C.军民的自卫反击 D.土地改革

7、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自强、独立   D. 科学、求富

 

8、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9、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②到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0、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1839年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陈化成

11、下面是李俊同学学习《辛丑条约》时整理的笔记和搜集的漫画《扯线木偶》,《辛丑条约》中最能直接反映漫画寓意的内容是

A.A

B.B

C.C

D.D

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肩负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这一初心与使命的伟大举措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国近代的一次禁毒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公车上书

14、下列是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5、100年前,北京的大学生满怀爱国激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场爱国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16、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

B.

C.

D.

17、“在海滩高处挖两个巧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以上信息反映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

D.天京陷落

18、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 明太祖时

B. 明成祖时

C. 清康熙时

D. 清雍正时

19、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20世纪前半期世界局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政治动荡与相对稳定交替

②经济高速发展和严重破坏相接

③民主法制与专制独裁交错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福州和厦门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22、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_,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在新加坡会面。

2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________,创建人是________

 

24、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 1 )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 )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

25、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6、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7、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8、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5)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说出洋务运动的口号。用事实说明洋务派们做了哪些努力?这次运动有什么影响?

3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3、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不战而胜。学界称赞为“公理战胜强权”;11月14日北京学界举行游街大会,欢庆胜利.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国人期望一举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4月30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国人如被泼了一盆冷水;5月4日,北京学生开始进行罢课、集会演讲和游行;6月3日,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6月5日,上海开始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斗争,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1)阅读材料,指出1919年时国人的心态是怎样的?这一心态最终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但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材料中“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的结果是什么?“新的时期”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