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涪城区某中学举办“中国近代化探索”图片展,确定分为“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和“民主科学”四个主题,下面四幅图片与这四个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

2、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等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A.教育

B.传媒

C.交通

D.习俗

3、下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②它是科学的、人民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③1871年首次出版                      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5、《神州日报》是旧上海的报纸。该报纸自1911年10月12日开辟了《鄂省大风云之详报》《本报鄂乱专电》《鄂乱各面之专报》之类专栏。比较确切地说,其中的“鄂乱”是指

A. 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两国  

C、八国联军 D、洋枪队

7、《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孙中山

D.洪仁玕

8、“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成立政权,巩固政权       ②改革开放,伟大转折       ③全面小康,伟大梦想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0、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变”。请问该“事变”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11、黄继光牺牲的战役是 (   )

A. 上甘岭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百团大战

12、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此后,它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它是

A.分封制 B.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共八大的探索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B.成功制止和克服了领导集团的腐败

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

D.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15、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革命团体的成员,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上述材料表明,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们推动革命运动发展是通过( )

A.创办报刊

B.建立革命政党

C.筹集革命资金

D.创建军队

16、下列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作者和著作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严复——《天演论》

B. 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 邹容——《革命军》

D.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1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统治表现为(  )

A. 社会稳定,国家统   B. 王朝复辟,恢复帝制

C. 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D.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18、下列事件发生在1976年的是   (   )

A. 文化大革命开始   B. 二月逆流

C.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新中国成立后对土地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这四次调整按时间顺序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生产合作社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________》。

22、1900年6月,为镇压________,英、美、俄、日、法等八国发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4、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阐述了的宏伟蓝图。他提出:“ ______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5、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6、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________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7、____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

28、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29、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_____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30、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②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它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2、海洋强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战争?请写出英国通过这场战争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两例。

(2)请写出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两例。

(3)1894—1895年,中国海军遭到惨败,这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请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建设海洋强国。

33、请写出南京条约的内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三大主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

名称

内容

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

1840年—1895年

器物实践

第二阶段

 

君主立宪设想

19世纪70年代—1927年

君主立宪实践

民主共和设想

民主共和实践

第三阶段

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起

苏俄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起

 

 

——改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材料二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七年,设开平矿务局。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材料一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写出“第二阶段”的名称。1915年,中国为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思想”,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材料二中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哪次战役中?中外学术界将材料二中“新政”称为“洋务运动”“自强运动”“自救运动”等,说出你最认同其中某种说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