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78年后的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增多,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等等,这些主要得益于( )
A.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国外兄弟国的扶持 D. 科技发展
2、“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其中第二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3、鸦片战争中,导致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部属贪污受贿 B. 清朝统治腐朽
C. 个人能力有限 D. 极度同情人民
4、中央让深圳先行一步,绝不仅仅是为了给共和国增添一座繁荣、富裕的新城市,更是为了让深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新路。可见深圳经济特区( )
A.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B.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
C.证明了“包产到户”的合理性
D.成为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5、读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的是
A.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胜利有重大贡献
6、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年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年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C.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
D.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7、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 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转战陕北 D.三大战役
8、“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材料描述的是
A.金田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9、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世代贫农的小王的爷爷分到了土地和劳动工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
10、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如下图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
D.国人爱国热情
1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中央革命根据地
C.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帝为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牺牲的一位爱国将领写的挽联,这位将领是
A.关天培
B.刘锦棠
C.邓世昌
D.左宗棠
13、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清朝恭亲王奕䜣在《筹办夷务始末》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此,奕䜣认为实现“自强”的关键是( )
A. 建立强大近代海军 B.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 进行制度变革尝试 D. 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1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耻辱史,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虎门条约》
16、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17、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
A.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D.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18、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钟南山逆行武汉,曾眼闪泪光哽咽地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能论证“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的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9、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可用的有
①创建北洋海军
②武昌起义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公车上书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应该联合其他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最后,中共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其根本原因是
A.敌人力量的强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
B.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C.孙中山欢迎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
D.帝国主义的侵略
2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南京条约》中,割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中,割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3、其他条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4、“______”计划(1953—1957年)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5、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广大人民分得了土地。
26、袁隆平的____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___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
2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9、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30、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1、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1)请写出“工业起步”(即“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2)“宪法保障”,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它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制度确立”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分别指什么?
(4)“出现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5)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上确定指导方针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九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概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内涵。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写出一点即可)
(3)被称作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
(4)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事件。
(7)今年是建党百年,请你写一句祝福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全国久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怒涛排壑,不可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材料三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1)图一、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三被称作什么?
(2)材料二是孙中山对哪一革命事件的评价?请你谈谈这一事件的意义。
(3)材料二中“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三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是怎样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