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西方的习惯观念认为,在战争中打败大国军队的国家才具备公认大国的条件。就这个意义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由此可知抗美援朝战争

A.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中国从屈辱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名称与相关战争对应正确的是( )

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a   ②—b ③—c B.①—c ②—a ③—b

C.①—b   ②—a  ③—c D.①—c  ②—b ③—a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材料中的“这条道路”是指( )

A.改革开放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4、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实行对外开放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国有企业改革

5、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图出现的时间点应该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C.鸦片战争结束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

6、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A.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B.他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 神枷锁

C.他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7、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建立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主题是(     

A.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B.坚持“两个凡是”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真理标准问题

9、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殖民者把大量黑奴从非洲贩运到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大洋洲

10、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

A. 改革开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11、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

B.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C.热爱祖国、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D.亲民爱民、迎难而上的焦裕禄精神

13、近代学者认为“泰西革命之所以成功者,在有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之所以不成功者,在无中等社会主持其事”,中国革命的前途“惟有使中等社会皆知革命主义,渐普及下等社会”,才有成功希望。近代中国“中等社会”的革命目标是(     

A.推翻满清政权,建立人间天国

B.推翻皇权专制,建立君主立宪

C.推翻专制政权,建立民主共和

D.推翻反动政权,建立工农政权

14、1956年,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提出来。下列对这一方针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学艺术领域遵循的基本方针

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③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④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下列表格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我国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材料表明三大改造(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17、“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抗日统一战线理论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8、下面不属于“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教育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9、陈天华曾写道:“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好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着那邪术……所以撞着洋人,白白的送了性命……说到那围攻公使馆,烧毁天主堂,尤为无识。”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肯定了义和团灭洋的坚决性

B.批判了义和团盲目的排外性

C.强调了义和团广泛的群众性

D.彰显了义和团顽强的斗争性

20、长篇小说《似水流年》是一部以饱含血泪的笔墨,抨击中国文革十年浩劫的小说。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个人崇拜

C.完善民主和法制

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2、1856年,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了《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_

2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

 

24、请仔细回忆所学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玎制定了________

(3)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口号,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

25、___________年4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的起义军与___________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_____胜利会师,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_任党代表。

26、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27、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地名。

(1)目前,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五”计划期间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在

(2)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它是

(3)它很美丽,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同时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城市,它是

28、(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________》,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__

2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0、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大会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谁?

32、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他们为什么要发动事变?事变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

33、歌声中的历史:唱响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

(2)你了解的“中华好儿女”有哪个?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3)“中国好儿女”赢得了哪次重大战役的胜利?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这一胜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告诉部队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材料二: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2)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认为材料二中蒋介石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