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上述描述有关的战役是:

A. 黄海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浦口大捷

D. 廊坊阻击战

2、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C.“科学”和“马克思主义”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3、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A.进行战略转移

B.挽救中国革命

C.坚持北上抗日

D.为人民谋幸福

4、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5、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     

A.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C.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D.彻底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6、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大会举行,习近平向火箭军授军旗并致训词。火箭军的前身是( )

A.战略支援部队

B.装甲兵部队

C.第二炮兵部队

D.防化兵部队

7、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获得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承认。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壮大   B. 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

C. 新中国稳步走向国际社会   D. 新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8、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实行了集体上地所有制

D.彻底推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9、“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式,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A. 赎买政策 B. 实行股份制 C. 廉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10、2021年,我国开始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回首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时期交通运输建设成就的是(     

A.川藏公路

B.青藏公路

C.新藏公路

D.青藏铁路

11、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人是

A. 黄兴

B. 宋教仁

C. 袁世凯

D. 洪秀全

12、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13、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这场“战事”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4、请给下列图片命名一个最为恰当的展览主题(   )

    

 东风五号战略导弹 潜艇待命出航   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15、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 B.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

C.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D.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16、“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个宣言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B.追求救国强国真理

C.各界群众积极参与 D.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7、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的卡片含有如下内容: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771,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91220,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如果要给卡片拟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实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些论述记载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相声《如此照相》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乙:“'为人民服务',同志,问您点事。” 甲:"'要斗私批修'!你说吧!”乙:“'灭资兴无',我照张相。”甲:“'破 私立公',照几时? ”乙:"'革命无罪',三时的。”甲:“'造反有理',您拿 钱!”该段场景发生的背景应该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农民说:“土地改革好,一年够吃,二年添置家具,三年有富裕。”表明土地改革带给农民(     

A.生活水平提高

B.精神生活改变

C.拥有自己的土地

D.手工业生产发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会议是——

23、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4、鸦片走私:鸦片战争爆发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________。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5、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26、土地永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都适时的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之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__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8、_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9、20世纪60年代,___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0、1937年的______(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的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能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写出下列词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1)“双十协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2)图二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图三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革,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

材料一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摘录自陈天华《猛回头》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四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其根本原因。

(4)依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