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拍摄于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八佰》中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上海市商会昨日(1937年10月28日)下午四时,设法由一女童子军递送一面国旗;六时许,当人们看到中国旗帜迎风招展在四行仓库楼顶时,租界内男女老少一片欢腾,高呼“中华民族万岁”。这一事件

A.就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D.反映全民族共御外侮的精神

2、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没有革命武装力量,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凭着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势力是办不到的。这直接推动了

A.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秋收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这一特点的选项是

A.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 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4、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A.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 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6、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7、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A.自由平等风尚 B.等级界限观念 C.民族风情特征 D.婚姻自主意识

8、“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指的是(     

A.英国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危害

B.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危害

C.虎门销烟的影响

D.鸦片战争的影响

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①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10、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包产到户

D.企业全面私有化

11、“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不久,即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冀图占领天津后,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完全是轻敌冒险,很难成功。”材料评述的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太平军北伐

D.天京保卫战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票证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的票证见证了(     

A.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法制建设

14、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15、1951年1月,山东农民王大山领取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土地改革法》

D. 《宪法》

16、“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历史发展进步离不开杰出人物的领导。引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8、中共八大之所以能在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最根本的是因为  

A.共产党掌握政权,面临为经济建设而斗争的任务

B.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马泽东的开幕词,充满激情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D.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

 

19、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 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2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是(  )

A. 瑞金   B. 重庆   C. 昆明   D. 延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覆灭

 

22、______(地名)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3、政治、经济和 国防建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1)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 、四川感受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1966年组建的   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3)2001年,我国加入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4、1927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

2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26、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27、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8、在中共___________大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29、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海军成立;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______

30、_______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和平解决的出发点、历史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队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导致了材料二这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说明了他怎样的决心?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针对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马关条约》划线部分内容的签署,能够说明什么?﹙4分﹚

﹙4﹚近期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请你就此谈谈看法。﹙2分﹚

33、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通过什么政策达到公私合营的状态?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二:

材料三: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诗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对于新政权的巩固,图一起到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3)材料中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得力于国家哪一项措施的采取?写出采取这一措施后我国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