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经验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积极争取外援

C.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集中力量办大事

2、“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C.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南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的侧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猛攻……敌人全线崩溃……”叶挺独立团当时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革命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新四军

4、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儿子在日本人开办的工厂里做工。”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

6、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C.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

7、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时间跨度1976年-1992年,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可能集中在(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8、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201811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的通知》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力度。而早在鸦片战争前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当年进行虎门销烟的官员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左宗棠

9、“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由此可见,中共七大的意义在于(       

A.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B.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C.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领导地位

D.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逐渐走向破裂

10、清朝前期,西北巴尔喀什湖和东北的库页岛都属于大清领土,后来,这些领土被哪国掠夺(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11、电影《活着》中有一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一情景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

12、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抗美援朝

13、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A.《火烧圆明园》

B.《甲午风云》

C.《太平天国》

D.《武昌起义》

14、下图是小明在嘉兴南湖拍摄的照片,与这张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最准确的是()

A.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 抗战胜利举国欢腾

15、近代以来,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败屡起,不懈奋斗。其中,为实现“共和国之梦”而进行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16、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其中“红船精神”与下列哪件事情有关?(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陈独秀创建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7、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邓世昌 D.贺龙

18、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美援朝开始

C. 新中国成立   D. 土地改革完成

 

19、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之初,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岛

C.厦门

D.深圳

20、毛泽东的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出自下列哪一事件(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后来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

23、达·芬奇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

24、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提出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25、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封建主义、____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6、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有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_________

(2)19世纪70年代边疆出现危机,率领清朝新式军队收复新疆是:_________

(3)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是: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_____

27、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8、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3)枣宜会战牺牲的爱国将领——

(4)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阶级)

(1)写出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运动一例。这种盲目排外的色彩引发了哪一侵略战争?

(地主阶级)

(2)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地主阶级在19世纪60年代掀起了哪一运动?写出这场运动期间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新式海军名称。

(资产阶级)

(3)写出20世纪初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一例。

(无产阶级)

(4)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哪一运动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成长之路)

(5)以史为鉴,谈谈革命怎样才能胜利?

32、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33、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香港回归是何时实现的?香港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一

时间

李大钊的活动

1918年(29岁)

入职北京大学,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发表《庶民的胜利》

1919年(30岁)

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口号,连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32岁)

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建立工人组织

材料二

图一开国大典

图二 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

图三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图四油画《井冈山会师》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在材料二中为以下主题词选择合适的图片,将图片序号填入空格。

①“历史新纪元”________   ②“伟大转折”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首要条件,并指出其形成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