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是
A.天京事变 B.北伐和西征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永安建制
2、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 AA 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如下图《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就像|理也已 木偶一样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让他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杆烟枪折为两段。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这一城市应该是
A.厦门 B.虎门
C.澳门 D.香港
5、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严格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使中国迅速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
6、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粟、小麦
B.水稻、玉米
C.水稻、粟
D.水稻、小麦
7、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我国对外开放的 “窗口”是
A.安徽
B.深圳
C.香港
D.新疆
8、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7 年)恰好满八十大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十三年
B.二十六年
C.二十七年
D.二十五年
9、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朱立伦表示,达成两岸的“九二共识”是双方合作交流的基础。“九二共识”指的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两岸就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D.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预经济合作
10、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大庆油田的建成
③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
A. 公私合营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直接被没收 D.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下图《时局图》题词,该漫画反映出( )
A.中国军民大规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帝国主义联合清政府绞杀义和团运动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对西方列强抱有的幻想
13、三大改造期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措施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政企分开
D.发展为公私合营企业
14、公元2世纪初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国的是( )
A.斯巴达 B.罗马 C.迦太基 D.雅典
15、1983年底,新华社发表了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一步鑫生》,此后迅速刊发了27期报道,宣传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总结的“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等工厂改革的方法,国内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风潮。这一现象表明政府( )
A.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
C.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D.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
16、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哪项条款最能体现:(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7、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④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某次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某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 公车上书 B. 《万国公报》的创建 C. 强学会成立 D. 保国会成立
20、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国民党
21、____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2、1966年,中国组建的_____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新格局。
23、上书变法
(1)时间:1894年。
(2)上书内容: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_______,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
(3)结果:遭到拒绝。
(4)收获: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_______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4、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
(2)(_____)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_____)茅盾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改正:
(4)(_____)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正:
25、请写出下面图片中的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美称。
(1)图1:姓名: ;美称: 。
(2)图2:姓名: ;美称: 。
(3)图3:姓名: ;美称: 。
(4)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26、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1)清政府被迫签订 《 》,从此对外闭关锁国的局面结束。
(2)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7、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通过了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
28、1915年,陈独秀在____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_____运动的号角。
29、袁隆平的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30、经过文革,我国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980年,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_________得到平反;随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1、代表人物
(1)中央:以____为代表。
(2)地方:以_______等人为代表。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艰难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顺序写出建国之后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各项政策。
(2)请写出这些政策的共同目的。
(3)其中实行A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实行D政策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4)我国的农村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3、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哪两种不同的政治格局?说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战役,各举一例。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2点)两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34、材料一:2016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