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党内根本不存在所谓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确凿的事实证明,硬加给刘少奇同志的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的诬陷。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是完全错误的。该决议

A.标志着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下列选项与该“学习内容”直接有关的是(     

◎日军: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占领沈阳。

◎共产党: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D.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3、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   )

A. 儒家思想落后与资产阶级文化   B.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 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木偶任人摆布,受人控制。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也曾经扮演过这样的角色。请问清政府完全沦为受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尼布楚条约》   D. 《辛丑条约》

 

5、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民国三十八年”应该是公历

A. 1945年

B. 1946年

C. 1947年

D. 1949年

6、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亲历者的回忆记录

B.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相关文学艺术作品

8、他的杂文抨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的《孔乙己》等小说反映了中国社会现实,他是

A. 胡适

B. 茅盾

C. 鲁迅

D. 李大钊

9、“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10、下列关于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由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

B.会议都对战败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11、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一“转折点”的时空坐标是(       

A.1949年北平

B.1957年长春

C.1978年北京

D.1990年上海

12、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A. 《钦定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约法》

14、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三大

 

15、1926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要把民主革命推向全国。下列军阀不属于被讨伐的是

A. 吴佩孚 B. 张作霖 C. 曹锟 D. 孙传芳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7、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因企业发展壮大被视为“资本家复辟”,三次入狱。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后,年广久重新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傻子瓜子”迎来新生。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B.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己经形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18、2009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诗云:“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短短四句诗,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政治腐败

B.解放军战术得当

C.美国断绝军事援助

D.人民群众的支持

19、孔子的学生除了鲁国人,还来自宋国、吴国、楚国等10多个诸侯国;学生中既有将军,也有商人、农夫,甚至还有盗贼;有的学生闻一知十,但也有人生性愚钝。以上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为政以德

D.克己复礼

20、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     

A.多党合作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政治协商精神

D.人民民主原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它标志着________;我国得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22、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地址。

(1)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________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__

24、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指 ______ 。

(2)1897年在上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指 ______ 。

(3)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存在1300年的 ______ 制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体制;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有重要意义。

26、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

27、开国大典时,西藏地方领袖之一班禅_______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28、洪仁玕写成《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

2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 ______的著名论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______的著名论断。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好景不长,随之迅速凋零。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

(2)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萧条?

3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她的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33、写出下列词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1)“双十协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式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新门原函》

材料二: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国三个兔子而成名,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免)。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写出一个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

(2)材料二中为实现救国自强,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这次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