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是因为召开了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西镇南关起义
D.皖浙起义
3、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的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③尼克松访华 ④中国加入WTO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4、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一百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新希望。”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6、20世纪50年代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国际著名的一家公司在一次拍卖会中以高价出卖圆明园的一批古物,引起极大争议,这些国宝沧为外国古董商人的拍卖品,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风云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9、“戊戌变法……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除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以上内容强调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0、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因为中国
A.开始遭受大规模外来侵略
B.开始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
D.忧国忧民
12、墨墨同学要制作一张《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手抄报,下列哪个史实不能被采用( )
A. 中日建交 B. 中美建交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1898年,一外地人到苏州游玩,发现当地有许多外国开办的工厂,感到很新奇。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影视作品往往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下列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甘岭》 ②《七七事变》 ③《重庆谈判》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5、1900年“外国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
A.旅顺大屠杀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该材料评述的是
A.兴中会的地位
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中华民国的地位
17、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各种交通工具混杂,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人们见面时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这反映近代社会生活( )
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
C.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D.城乡变化的不平衡
18、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 杨秀清 B. 洪秀全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19、“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就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位老兵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开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2、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烟第一人”的是_____,他的主要功绩是_____。
23、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
24、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____________》。
25、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风阳______农民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6、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某校八年级小红同学在期中复习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探究。
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_”十年大动乱结束。______(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杰出人物)
______是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王进喜赢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焦裕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8、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9、实行_____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______全线通车, 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0、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31、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写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简述其历史意义。
(2)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案?
(3)根据近代史上的相关知识,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你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3、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
(5)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4、 2018年10月19日,第四届《光华日报》孙中山精神奖颁奖典礼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青年时代,孙中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材料四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学习西方和洋务派有何不同?
(2)列举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和政治纲领。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中“图1、2”,归纳出辛亥革命取得的两大重要成果。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先生的“未竞之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