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校八年级学生整理历史笔记时,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蒋介石、叶挺独立团。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2、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是(   )

A. 工人阶级   B. 地主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3、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4、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 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中会

D.光复会

5、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

A. 1839年虎门销烟   B. 1911年武昌起义

C. 1919年五四运动   D. 1949年渡江战役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任用管仲,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齐桓公   B. 越王勾践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9、《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作品属于“元之曲”的是

A.《水浒传》

B.《天工开物》

C.《窦娥冤》

D.《资治通鉴》

1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一二·九运动爆发

揭露了伪满洲国的阴谋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

东北义勇军组织游击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

十九路军奋勇抵抗

中国军队收复多伦等地

A.A

B.B

C.C

D.D

1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哪一文件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土地改革法》

C. 《宅地法》   D. 《资政新篇》

 

12、2015年,我国科学家凭借哪一项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青霉素

B.脑膜炎疫苗

C.青蒿素

D.乙肝疫苗

13、2008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本届奥会上中国夺得金牌榜第一名。为中国夺取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A.李宁 B.陈镜开 C.容国团 D.许海峰

14、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会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15、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这副对联最适合的横批是

A.“科教兴国”

B.依法治国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6、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几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它“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17、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18、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致远舰进行打捞。一位历史学家说:打捞致远舰,打捞起的是一段历史。专家这样说,是因为致远舰可直接用于研究

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

1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赞颂了收复新疆的湖南人(       

A.洪秀全

B.左宗棠

C.康有为

D.陈天华

20、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又是在吸取苏联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这一“良好开端”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共八大的召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_;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支持下,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2、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

23、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______________”的构想。 在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 。

(2)孙中山开创的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一一 ______ 。

(3)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思想解放运动—— ______ 。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一一 ______ 。

25、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 )出逃。

26、

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全球通史》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代表人物 (各写4个)

第一阶段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第三阶段

新文化运动

 

 

27、____________年的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成立。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29、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3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九一八”后,国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不抵抗政策?

 

32、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内容或者意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33、请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摒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分析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至少两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