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中国同盟会

2、2013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   )

①武昌起义   ②创建黄埔军校   ③进行北伐战南昌起义  ⑤坚持八年抗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3、歌词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4、1937年11月,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与材料评述相关的是( )

A.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民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的迷梦,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

D.日军死伤严重,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5、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6、以下不属于新中国建立后交通运输领域成就的是

A. 高速公路历程居世界前列

B. 成为民航大国

C. 京沪高铁通车

D. 开始自主修建铁路

7、“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8、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曾经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小岗村农业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分田到户使农民(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翻身解放、得到土地

C.集体劳动、统一经营

D.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9、陈毅曾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说明

A.粮食供应是战争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

B.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C.淮海战役主要是一场后勤补给战争

D.战略战术正确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10、今年,一位外籍游客带着家人来海南游玩,他们不可能看到的生活情景是(  

A.

B.

C.

D.

11、华盛顿担任了美国两届总统后,坚持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庄园。这一民主选举制度源于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12、下列哪一年之后,“地主”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13、《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危害是(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是

A.《马关条约》

B.《望厦条约》

C.《辛丑条约》

D.《变法通议》

15、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   ②坐轮船出国留学   ③给家人打电话   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下列关于土地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D.促进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发展

17、“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 )

A. 开辟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D. 建立第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

 

18、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没有法律必然会天下大乱。以下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地主算盘响,穷人泪汪汪;地主有田千条路,穷人无钱命一条。”为改变这种状况,新中国在1950年开始了(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减租减息

D.三大改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2、观察下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井冈山会师的地点——砻市

B.中共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地——南昌

C.决定向农村进军的地点——文家市

23、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24、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5、《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②处是____

26、【近代化的起步】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_____________;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中国现代史上出现的三位划时代的伟人,在他们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请将横线内容填写完整,完成相关图片的文字解说。

(1)图一:毛泽东,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_____(填国名全称),使中国站起来。

(2)图二:______(填人物名字),他领导实行_____(填政策),使中国富起来。

(3)图三:习近平,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中国强起来。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______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1899年美国提出 ____________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文献,写出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旧制度?从此哪一阶级消失于历史舞台?

(3)为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引导他们参加了哪一组织?带领他们走哪一条道路?

(4)如果让你调查今天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写出一例即可。

32、从硝烟荣光中走来的人民解放军,在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征途上生机勃发,在它发展的坐标上,总有一些激荡人心的重要时刻。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开始创建】

(1)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称谓变化】

(2)写出人民军队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名称。

【决胜千里】

(3)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打胜了三大战役,你知道是哪三大战役?

【感悟提升】

(4)从人民军队建立到强大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33、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简要评价它的积极影响。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哪一次重大运动中的目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目”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门户开放”政策

    

(1)提出:____年,____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的照会。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贸易机会。

(3)影响:“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____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