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A.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C.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有学者称“这场战争是列强在华投资的分水岭——战争前,外国在华投资属于非法行为,受到中国政府抵制;战争后,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合法化。”材料中 “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从1953年开始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商业 B.进行土地改革
C.进行三大改造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5、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这说明“一五”计划( )
A.使工业布局得到调整
B.使工业体系全面建立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现杜会主义工业化
6、下图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7、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学习西方的技艺。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清政府此举的动机是
A.学习西方制度 B.培养科技人才
C.抵抗外来侵略 D.促进军事发展
9、古稀之年带棺出征中国西北,并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0、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只统计陆军)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军伤亡人数比八路军、新四军多,故国军对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更大
B.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
C.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
D.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独立战争
11、“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大片领土割让给列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上述文字中表达错误的是
A.条约内容
B.战争
C.时间
D.条约影响
12、180年前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使得(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劫掠
C.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D.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1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
B.阶级矛盾激化
C.民族矛盾激化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4、时间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线索。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④谭嗣同英勇就义
A.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15、下表中的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90年 | 7662.1 | 686.3 |
2000年 | 24915.8 | 2253.4 |
2017年 | 109331.7 | 13432.4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B.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杂交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先进
16、某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 D. 长沙
17、“三民主义”的提出者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邓小平
18、下列是关于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正确的是
①爬雪山,过草地 ②巧渡金沙江 ③遵义会议 ④四渡赤水 ⑤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②⑤
19、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的这一主张的法律依据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0、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铮铮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的“不忘初心”的先进人物是( )
A.黄继光、邱少云
B.王进喜、焦裕禄
C.邓稼先、袁隆平
D.刘少奇、邓世昌
2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22、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事件是______。
24、天京事变:________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5、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画“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里画“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画“C”。
历史事件 | 代表人物 | 性质 | 影响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 梁启超 | 资产阶级改革(改良)运动 |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加快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改变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____)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____)
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____)
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____)
26、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会议是___________。
27、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七大上,______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2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___。
29、把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信息填到空中。
宗教 | 基督教 | 佛教 | 伊斯兰教 |
诞生时间 | ① | ② | ③ |
诞生地点 | ④ | ⑤ | ⑥ |
人物 | ⑦ | ⑧ | ⑨ |
主张 |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 独尊⑩ |
30、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与______解放军共同发起,在攻占张家口、天津后,威逼北平,最后傅作义接受_________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请回答下列各问: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什么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请问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5)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新征程。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列举三例该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指出该计划完成的意义。
33、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编自《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 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读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标志事件,并概括其意义。
(2)材料二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