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遂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大跃进运动开展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与剥夺之上。然而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牌殖民国家大多不堪一击,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材料旨在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     

A.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削弱了欧洲殖民主义的势力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对下图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反映的事件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

B.图二反映的事件让农民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有了生产自主权

C.图三反映的事件使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三个事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4、影视作品往往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下列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甘岭》   ②《七七事变》   ③《重庆谈判》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5、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

B.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

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6、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12月正式宣布以5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 )

A. 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C.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 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

 

7、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的是

A.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D.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8、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后, 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应将重心转向农村, 积累革命力量, 发展壮大自己”。 这反映了毛泽东 ( )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希望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

9、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回望历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个城市

A. 上海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11、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这一现象,说明洋务运动(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12、“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1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下列的哪个

A.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 B.中国人民的空前团结

C.中国人民的英勇的民族抗争 D.日本的软弱妥协

14、1911年4月,黄兴率领革命党人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这次起义被称为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广西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5、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6、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图①到图④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的是(     

①甲午风云                         ②火烧圆明园               ③八国联军          ④林则徐

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7、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序幕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八七会议召开

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18、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以下选用的史料按照先后顺序是(       

①设置台湾行省   ②设置澎湖巡检司   ③设置台湾府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1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了“大人”“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体现出中华民国(     

A.鼓励个性解放

B.提倡女子教育

C.提倡平等观念

D.保护人民财产

20、中国人的名字有着鲜明的时代记忆.下列名字依据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王建国②刘红卫③李援朝④张跃进⑤赵特区

A.①④③②⑤

B.⑤①③④②

C.①③④②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22、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

24、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______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6、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7、从历史分期上看,鸦片战争是______的开端;从历史发展阶段看,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8、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洋务派创办的著名的军事企业有_____________,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9、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30、1950年颁布的《 _________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指出抗日战争结束的年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2)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3)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战役

33、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一-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孙中山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此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两位资产阶级革命烈士的姓名。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的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策上产生严重分歧,最终形成“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花费60多亿美元,不仅没能挽救国民党政权,反倒让共产党用缴获的美式装备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最终推翻了蒋家王朝。美国的这次战略误判,促使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而导致美国在华利益的彻底丧失。

材料二 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15日,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战火迅速向鸭绿江边蔓延,对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错误地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国力军力薄弱,根本不敢出兵迎战。可是,在美国政治和军事将领的眼里军力薄弱的中国军队,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使中国军队一下子变为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先是拿“中国威胁论”说事,这一论调甚至影响了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在西方眼里,中国作为新国家,可能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因此是西方共同要面对的“敌对”力量。结果怎么样?中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举办G20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国际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美国政府“扶蒋反共”对华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彻底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抗美援朝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宣“中国威胁论”的企图,并用史实驳斥美国的这一论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