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近平强调的“民主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民主模式被概括为“有事好商量”。如下图是建国前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A.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B.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C.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D.确立中共领导地位

2、为了相国更好地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以下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思想创新的有(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旗手,在风云变化的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间突破朋友,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与下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A.打扫好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4、中华民族具有反抗侵略的优秀传统。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关天培领导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起义

C.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迫使帝国主义投降

5、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洪秀全

D.谭嗣同

6、下图所示战争(多国部队登陆大沽口)(               

A.使中国开始出现民族危机

B.推动中国开始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步

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沙俄趁机抢占中国大片领土

7、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批准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回首往昔,下列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是(  

A.

B.

C.

D.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从明朝迁都北京以来,一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朱进的曾祖父一家,在1902年不得不将家搬了出来,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10、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1、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有 (  )

改变权力过分集中   实行政企分开   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这里的“先生”是指

A.李宗仁

B.周恩来

C.王若飞

D.毛泽东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

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一次反思”首先开始于……(   )

A. 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 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 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 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14、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B.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15、解放前,在我国的公路上,就像开办“万国汽车展览”一样,行驶着130多种不同牌号的汽车,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国制造的。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于

A.沈阳

B.长春

C.上海

D.天津

16、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称号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C.黄埔军校学生军

D.叶挺独立团

 

17、下列有关从晚清到民国教育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18、自从共产党诞生后,在历史上召开过很多重要的会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一大

C.为抗战胜利准备条件----中共七大

D.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遵义会议

1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民主和科学这两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20、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3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边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2、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3、(1)下面是小丽同学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会议通过《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图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________。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________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________。1951年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获得土地。

(5)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4、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6、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对当时社会有了很深的影响。

(1)开启中国军事、经济、教育近代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

27、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________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8、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北京西郊的著名皇家园林——______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洪仁玕写成的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9、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________

30、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2、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回首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审时度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把握着正确的航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3)1945年,党召开的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什么?

33、张华参加“开心辞典”的答题活动,他要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提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强占中国领土多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东北民谣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节选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

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余人

不到11万人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自《京华时报》

(1)材料一中“苦难十四年”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儿女浴血杀敌保卫祖国的斗志。请列出“中华民族”实现全民族抗战的标志及敌后战场抗日的著名战役(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