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等,“人民”一词频繁的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在向英国购买机器设备时,英方建议先化验矿石。张之洞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后来发现国内铁矿开采的矿石含磷量偏高,结果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由此可知(     

A.近代工业抵制外了国资本主义扩张

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C.洋务工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洋务派官僚草率决策影响企业效益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除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外还得益于一个国家的援助,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苏联

4、这是从云南开始的、由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延续封建帝制的阴谋,恢复了共和制,但它未最终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这次革命运动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辛亥革命

D.广西起义

5、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工业布局地区分布均衡

D.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孙中山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他所说的“一人冠冕”是指

A.清帝退位

B.“宋案”的发生

C.袁世凯称帝

D.二十一条的签订

7、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A.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8、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 云南宣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D. 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9、假如你是某部电影中毛泽东的扮演者,在拍摄有关重庆谈判的画面时,你会选择的台词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

10、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 )

A. 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 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 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

11、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 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 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12、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应是(  

A.土地改革、新解放区

B.三八线、“最可爱的人”

C.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13、当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围时,附近本可以前往增援的部队或观望不前,或移动缓慢,最终导致第七十四师被歼灭。据此可知(       

A.华东野战军作战快准狠

B.共产党获胜是人心所向

C.国民党的政策不得人心

D.国民党军队不协同作战

14、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证实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局势

D.体现了中国的半封建化程度加剧

15、随着某会战的结束,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某”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16、1938年到1945年,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等敌后抗日武装由3100人增加到5万人左右,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发展到2万余平方千米,人口达280多万。这主要说明了( )

A.正面战场无所作为 B.敌后战场力量壮大

C.全民抗战取得胜利 D.侵华日军节节败退

17、下列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二次国共合作促使国民党第八路军、国民党新编第四军诞生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蒋介石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D.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8、太平军打击洋枪队的史实说明

A.太平军只打外国人 B.太平军要把外国人赶出中国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D.太平天国军事力量强大

19、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财务报告中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根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湾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立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从根本上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有一定抵制作用

20、晚清军事将领杨昌浚所作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诗中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A.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清政府镇压噶尔丹叛乱

D.李鸿章筹建海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22、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______、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78年,安徽______村村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23、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被称为“南美解放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5、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___,这场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6、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和“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4)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

(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29、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的标志:___________

30、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3、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写出1948~1949年期间国共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法律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中外历史上的法律”主题学习,开展了如下活动:

【1】活动一:寻找法律文本,将文本内容与法律名称配对,填入表格。(填写字母)

A《汉谟拉比法典》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        E《查士丁尼法典》

文本内容

法律名称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A

如果奴隶主不分缘由或故意用棍子或石头击毙奴隶,用武器对奴隶进行致命打击……他将被起诉为谋杀。

E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1)_______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_______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2】活动二:阅读法律文本,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层的利益,奴隶地位低贱,该法典毫无进步性。( )

(2)《查士丁尼法典》将奴隶作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但不将其看作“工具”,奴隶生活处境一定程度上有改善。( )

(3)《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 )

(4)《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巩固了工人阶级统治。( )

【3】活动三:比较法律文本,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写出两点)

材料一:1912年,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